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ID:1061784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摘要】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应用于教学,要求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如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这样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中国9/vie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

2、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99  传统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权利,其培养出来的所谓好学生也只不过是些应试高手,他们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这种方式已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

3、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知识解决生�a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强调学生走进实验室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获取知识,体现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探究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渴望了解知识的情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探究学习,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

4、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探究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

5、力吸引到问题情景中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

6、,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然后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可以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三、增强学生的自

7、主性学习能力,有利于探究式活动的顺利进行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所提出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交流等环节。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来进行的探索活动,而教师只能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倘若学生缺乏自主意识,不能独立完成任务,那么探究性活动便很难开展下去。  所谓的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

8、力和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学生只要形成了自主性,他们就能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在学习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能够勇于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