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

ID:1061246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_第1页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_第2页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_第3页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_第4页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内容摘要:本文从传统蒙养教材便于识字、教育意义强、内容丰富、易于诵读、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几个特点论述了让传统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关键词:传统蒙养教材语文课堂《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终”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始”就是最早的启蒙。古人说读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满十年也就是大概13岁时即开始考状元。而现在的学生,很多到了13岁却缺乏智慧,也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这恐怕就是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那么,让儿童读

2、经,让蒙养教材走进语文课堂是否会对解决此问题有所帮助呢?笔者认为,将传统蒙养教材纳入小学语文教材,让其走进现代语文课堂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传统蒙养教材牢牢抓住了汉语汉文学习最重要的特点。7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蒙童时期的识字教学,《三》、《百》、《千》等蒙养教材成了漫长历史时期内蒙童的必读书,也是代表性的书目。《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古代使用这类语文教材,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字,兼及初步的道德行为教育和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学习。顾黄初先生《语文教

3、育论稿》的《源于传统汇为新流——读〈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引起的思考》一篇中这样说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了漫长历史时期内蒙童的必读书。其编写经验,可资借鉴者甚多。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牢牢抓住了汉语汉文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即以汉字的认读、书写和积累为基础。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用文字来传情达意首先必须掌握一个个独立的汉字。而汉字,论数量,极其客观,蒙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掌握,事实上也不必要求全部掌握,因为汉字中的所谓‘基本字’数量十分有限,而这些‘基本字’却具有很强的派生新字的能力,蒙童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基本

4、字’,学习其它的字就容易得多。此外,汉字中绝大多数的字具有独立意义,这些具有独立意义的字实际上也就是词,何况这些字又常常是一字多义,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中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样一来,汉字掌握的多少,深浅程度,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运用文字工具传情达意的精粗、优劣程度。传统语文教育提供给我们的这一条经验,弥足珍贵。”7《三字经》、《千字文》这些教材一经编出来,很快就流行了开来,并都有满汉对照和蒙汉对照的本子,《千字文》还有日本的刻本,供日本初学者学习汉文之用。《百家姓》虽然是全然没有意义的四百多个字的堆积,但都是姓,对儿童来说很容易理

5、解。“儿童只要念这些字,认这些字的模样就行,无需去追究字义和句义。从实行集中识字的角度来看,有这么一部分教材是有益无害的。”[1]另外,这三部书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三种合起来,总字数是2720,除去复字不算,单字恰好是两千左右,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一部分字重复出现,也有利于复习巩固。”[2]三本书各有特点,每本字数最多的不过一千二百多,少的只有四百多,儿童可以很快地学完一本又换一本,有新奇可喜之趣,而无冗长枯燥之感,浅而且通俗易懂,容易接近。三本书合起来,“识字的目的很突出,没有被不适当的内容考虑所掩盖。”[3]因此

6、,让《三》、《百》、《千》为代表的传统蒙养教材回归我们现代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识字是非常有必要并且可行的。二.传统蒙养教材具有教育意义强、内容丰富、易于诵读的特点。古代各种蒙养教材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教育意义强、内容丰富、易于诵读。这里以《三》、《百》、《千》为例,加以说明。1.教育意义强7南宋王庆麟编的《三字经》,仅通行本共1248字,《三字经》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全篇内容连贯,自始至终突出了“教之道,贵以专”这一主题,体现了作者完整一贯的教育思想。开头二十句:人之初,头两句讲人性善,三四句讲学不学,差别大。五至二十句讲教

7、之道,贵专一,并用孟母择邻、窦燕山教子的事例说明要有合乎正道的方法。养子要教,为师当严。提出可引为借鉴的历史人物近百个。讲发愤勤学用了240字,讲了10多个故事,教育人们只要勤奋学习,总是学有所成。2.内容丰富《三》、《百》、《千》内容丰富,涵盖了许多自然、社会、历史知识。《三字经》讲幼学的知识时文字简约,概括性极强,而且有一定顺序:用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祖、十义概括了许多社会常识和自然知识,它还用用468字讲述了中国从三几千年历史,概括了中国的历史的全部文化全部。南北朝梁周

8、兴嗣编写的《千字文》全本250句,1000字,句子的安排又大致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先谈‘天’,再说‘地’,然后介绍一些天文、地理知识、历史、生物知识,以及修己、处世、务农、读书、起居、饮食、园林、祭祀等方面的知识”[4]。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记住那么一批名物、掌故,等到正式开始教他们读书的时候,显然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