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10920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新课程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精神;教学手段;思维动机;学法指导;创新氛围简介:陈业安,任职于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教育局教育教研室。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
2、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有句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
3、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4、,准确地讲授教材。另外,教师还应该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
5、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感到新鲜而富有兴趣,增强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助挂图、彩图、表格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可以举行一个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
6、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三、要创造问题、倡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想总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化过程,学生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按照一定程序展开或收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
7、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同时,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争论中引发思考。此时,教师再给予精心点拨、肯定、鼓励,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七年级在学习“性格”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聊聊你所知道的性格”,通过“描述性格——猜猜是谁”、“谈谈名著中的鲜活人物”等活动激活学生对“性格”的已有经验,并对已有经验进行强化,使思想政治课脱去说教的外衣,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信息。它适合学生的主
8、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适合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勇于穷根刨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即使思考同一问题时,力求不遵循和固守同一思路,采用同一种方法。例如,九年级在分析有些热点材料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多个角度去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