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

ID:10605738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_第1页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_第2页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_第3页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_第4页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分析  城市社会学诞生于工业社会快速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城市进入社会学研究者的视野,是因为城市是工业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亦是社会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那么在现实中,城市是否是社会的典型体现?我们通过城市可否把握社会?如果可以通过研究城市揭示社会的运作过程,这是否意味着研究城市社会就是构建社会理论的核心?  这同时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必须确定城市生活所特有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过程,以区别开社会学的研究,而城市社会的专属性是否存在?城市与社会的关系是城市社会学建立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困境,将

2、使我们从根源层次认识城市社会学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一、工业社会城市化引发城市社会学的兴起  工业革命促使商品的制造方式、制造地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城市里的工厂、仓库、商店、办公室、交通X络、大型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等成为工业经济的基础。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整个欧洲社会的扩展性重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摆脱封建农奴制和中世纪行会限制的在城镇中建立新兴工业。城市行会和社团的发展壮大破坏了家庭或宗族权威的延续。在这些城市行会和社团中,个人是作为法律和政治组织单位的成员,从而成为被赋予法律权力和义务的公民。  古典社会学家们敏锐地意识到这种自17世纪以来社

3、会阶级结构、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剧变与城市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指出,城市是资本主义生产必须的资本和劳动力聚集地。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划分为礼俗社会的乡村和法理社会  的城市,礼俗社会(乡村)是个有机的整体,有共同的利益和价值,法理社会(城市)是机械的集合体,其基础是物品的交易和个人利益。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城市化引发的单位空间人口的增长促使劳动分工细化,功能分化使异质性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依赖产生了有机团结。这也是城市社会区别于农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城市中的货币经济和劳动分工使城市人冷漠、工于算计。虽然他们的研究未将现代城市

4、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理论联系起来,但却使人们注意到城市在研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到19世纪,城市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特征。19世纪40年代,美国从贸易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大量移民涌入美国。1840年,芝加哥还是个仅有四千多人的小镇,1930年人口就超过了三百万。城市人口的剧增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并带来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当时的情况迫切需要社会学者对此做出回应,为此,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城市社会学的成立。芝加哥学派以城市社区为分析对象,提出了着名的生态学理论,至此,城市社会学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成为一

5、门独立、完整的学科。  在随后的20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变,城市和大都市区成为宏观社会运行的战略性场所,城市社会学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分支不断增多,新流派与新理论不断涌现。  二、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困境  城市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的确定、学科范围的界定、以及理论建构方面都存在着困境。这三种困境前者为后者的直接原因,层层递进,制约着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专属问题难以确认  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城市内部特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过程。英国城市社会学家桑德斯指出,自城市社会学科学建立伊始,确定这一研究对象的尝试

6、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作为生态社群的城市,第二次是作为文化形式的城市,第三次是作为资源分配系统的城市,第四次是作为集体消费单位的城市。四次尝试虽然不能说是失败,但均遭到批判,显示出问题与漏洞。  人类生态学派认为城市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城市(社区)其中的人们自发地进行生物性的生存斗争,具有相同经济地位、社会价值的人们分化聚集于不同区位,这种非预期效应的功能性适应就形成了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形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生物性斗争几乎存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地方,人类的生态适应过程显然不是城市独有的。  齐美尔以及帕克的学生沃斯都认为城市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文化形式。齐美尔试图确定一种与众不同的

7、大都市人格类型,他的研究将大都市人格解释为聚落规模效应与发达分工和货币经济的共同产物,沃斯也持类似看法,他认为城市生活方式是大规模、人口密集且混合的聚落的结果。他们的观点混淆了城市文化与城市规模,因为城市规模所引发的特殊性并不是城市文化。城市和乡村的不同,主要是质的不同,而不是量不同的结果,当然,数量的增长,会促使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但只着重对城市人口数量、规模的研究,是无法深入探讨城市本质的。由于城市本身生活方式的确认非常难,城市是一种文化形式的论断也遭到韦伯观点的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