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92866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摘要】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作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I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并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MIF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病机制,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预后分析的潜在的指标之一。【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免疫组织化学胃癌【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ressionof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
2、ryfactor(MIF)incarcinomaofgastricandinnormalgastricmucosatissueandtofindifarelationshipexistsbetinetheexpressionlevelofMIFinthirtycarcinomaofgastricspecimensandnormalgastricmucosatissuespecimensbyimmunohistochemistrystaining.ResultsMIFaofgastricspecimenssections,theexpressionofMIFclosecorrelatedo
3、rdifferentiationandthetumorTNMstaginginnormalgastricmucosatissue.ConclusionMIFcontributedtothepathogenesisofcarcinomaofgastric,andMIFcanbeconductdasonepotentialindextopretesttheprognosisandearlydiagnosisofcarcinomaofgastric.【Key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ImmunohistochemistryGastriccarcinoma我国是胃
4、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和不断上升的趋势,其致死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1。胃癌出现症状的时间偏晚,且无特异性,当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时.freelRNA相对分子量约12.5kD,近年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在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过度的表达2,3,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来检测MI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胃癌组织标本来源于武警总队乐山医院消化内科2004年9月到2009年3月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平均年龄
5、约50岁,按胃癌Borrman大体分型分为:溃疡型9例,包块型21例,弥漫型0例,每例标本取癌块和距离癌边缘约10cm的胃粘膜组织各2块,经固定、包埋并作连续石蜡切片。1.2实验方法1.2.1组化染色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兔抗人MIF多抗(购于美国Santa-Cruz公司),切片进行抗原热修复,95℃加热20分钟,显微镜下控制DAB显色反应,MIF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00。1.2.2结果判定显色部位在细胞质,为棕黄色,图像分析采用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软件,阳性细胞5%为(-),并按显色细胞数量分级。1.2.3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x2检验以及列联表分析的方法。2结果
6、2.1MIF蛋白的表达30例胃癌组织标本均进行HE染色,其中1级2例,2级23例,3级5例。在正常的胃粘膜组织细胞中,MIF的表达主要在粘膜的基底层,阳性物质位于细胞质,在成熟的上皮细胞中基本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MIF蛋白广泛的表达,弥漫性分布,部位也主要在细胞质。2.2MI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见表1),经统计发现MI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3讨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因它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游走,引起巨噬细胞在迟发性超敏反应中的聚集而得名4。近年来对MIF的进一步医学研究发现MIF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过量表达5,6的现象,通过本实验我们
7、证实MI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MIF通过对Cox-2以及PGE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来拮抗P53基因介导的细胞凋亡,使NO诱导的巨噬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而NO分子能促使细胞内的P53蛋白聚集,增加细胞的凋亡7,而另一方面MIF介导的激活MAPK途径、激活细胞周期素D1,以及促使Rb基因的失活等途径均可加速野生型P53基因的失活,出现细胞生长周期失控,导致肿瘤的发生8。而胃癌的发生基本遵循了从慢性胃粘膜炎症→癌前病变→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