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

ID:10592411

大小:41.7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_第1页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_第2页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_第3页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_第4页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石朝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三足鼎立。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是深刻的。它们是怎样传入到苗族地区的?它们给苗族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文将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关键词:儒、道、佛;苗族;传播和影响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5)03-0050-07Confucianism,TaoismandBuddhismAmongtheMiaos:Pro

2、pagationandInfluenceSHIChao-jiang(GuizhouProvinciaIAcademyofSociaIScience,Guiyang,Guizhou550002,China)Abstract:AsamainstreamofsociaIcuIture,thepropagationandinfIuenceofConfucianism,Tao-ismandBuddhismisguitedeepamongtheMiaos.HowdidtheypropagateintotheMia

3、os’areas?WhatinfIuencesdidtheybringtothinking,cuItureandsociaIIifeoftheMiaos?ThisarticIewiIIprobeonandanswertheseguestions.Keywords:Confucianism,TaoismandBuddhism;theMiaos;propagatioandinfIuence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儒、道、佛鼎足存在,各膺其说,儒家奋力“入世”,道家悄然“出世”,佛家劝人“避世”。三者时而各

4、不相眸,时而又“三教合一”。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是深刻的。现分别叙之。儒学严格地说,儒是学,不是教,因为儒家始终没有宗教化。“儒之古义”,《说文》云:“儒,柔也,术士之称。”考其来历,儒乃殷商术士,以祭祀、言礼、传播知识为业,殷商亡后受制于周,作为遗民,自是柔弱。自孔子出,儒学渐兴,推荐尧舜,倡导礼乐,担当起“仕以为己任”的绝大使命,积极入世干预政治,于是,柔弱之儒变而为刚毅进取之儒。[1]儒学在苗族中的传播是以学馆、书院和学校教育为初始的。根据汉文献记载,苗族地区的学

5、馆和书院最早出现于宋代。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诚徽州(今湖南城步、靖州自治县和绥宁县地)土收稿日期:2005-03-18。[作者]石朝江(1950—),男(苗族),贵州黄平县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官杨光僭“归附”,并“请于其侧建校舍,求名士教授子孙”。朝廷“诏潭州长史朴成为诚、徽等州教授。”[2]熙宁后至南宋,在今湘西和川东南等苗族地区部分府(州)、县,相继创建辰州府学、沅州府学、靖州府学、麻阳县学、黔江县学及泸溪东州书院等。这是建于苗族地区的第一批学馆和书院。元朝在部分府、县

6、、卫所辖的苗族地区,又创建了一些新的学馆和书院。元皇庆二年(1313年),绥宁苗族儒士杨再成于城步寨创建儒林书院;至正年间,达鲁花赤创办泸溪县学。明末清初,又先后建立城步县学、绥宁县学,及辰州崇正、虎溪、让山、龙山等书院,沅州明山和跃文书院,靖州紫阳和濂溪书院,麻阳锦江书院,泸溪文峰书院,城步白云书院,绥宁南山、虎溪和汉章书院等。在川东南苗族地区,明洪武初年建彭水县学;永乐二年建酉阳州学;清康熙五十七年建彭水摩云书院等。贵州于明代建省,明皇权势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使苗族威服于皇权的教育。洪武十五年(13

7、82年),普定知府到京城朝贡,朱元璋对他说:“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他日学成而归,可以变其土俗同于中国,岂不美哉。”[3]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监察御史悲承祖向朝廷进言,认为贵州各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3]奏请在黔省各宣慰司及所属安抚司、长官司设立儒学。兹后,明朝又多次下诏要求,“凡土司应袭子弟,都必须送入各级儒学学习,不经儒学读书习礼者,不能承袭土司职务。”为此,明王朝在贵州各府、州、县、卫司,均办起教育程

8、度深浅不同的“各级儒学”。据民国《贵州通志》所列学校的统计表,从明初至崇祯三年(1630年),全省共建学47处。此外朝廷又倡导各处府、县兴办书院和社学,传播儒学。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在“贵州兴办书院约二十一所,”[3]其中著名书院有阳明书院、龙岗书院、正学书院、中峰书院、石壁书院等。由于苗族地区学馆和书院的初步兴起,使少数苗族子弟开始修举子业,有的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如城步县苗族子弟杨逢时,明万历年间中进士,先后出任广西提学副使和四川布政使;麻阳县苗族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