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

ID:10589687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近况【关键词】肠黏膜肠屏障功能障碍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mucosalbarrierdysfunction)是指各种诱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IBF)受损,肠道细菌可通过肠黏膜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并进一步侵犯远处脏器,导致内毒素易位和肠道细菌移位(BT),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完整的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与免疫屏障四方面共同构成。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以腹痛、腹

2、泻、排黏液脓血便为主,多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里急后重、腹部胀气、发热及营养不良等症状,目前尚未有公认的诊断标准。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有营养支持、促进肠黏膜修复、补充益生菌及益生素、抗内毒素、抗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等方法,其治疗费用较高,副作用大,不易被接受。中医药对肠黏膜屏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现就中医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常在一些原发疾病基础上诱发产生,这些原发疾病包括有炎症性肠病、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梗阻性黄疸、严重烧伤、创伤、危重病休克、肠道肿瘤、长期应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长期全胃肠外营养及

3、食物过敏等。这些病理因素均可导致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质营养不良、肠上皮细胞及局部免疫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和肠动力障碍等病理性改变,使得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诱发BT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3]。  中医学虽没有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之名,但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归属于泄泻、腹痛、便血等疾病范畴,其病位在肠,与肝、脾、肾有关。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的内因,外感病邪是诱因,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它提出本病发病的原因是“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诱因是“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

4、脏……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病机是“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因此,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多因外感病邪、情志刺激、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等诱因,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浊不化,湿从热化,湿热互结,侵及肠道,传导失职,肠腑不利,湿热郁蒸,络脉破损,血败肉腐,久病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糟粕之物可以走清气之道,从肠道而入侵人体,弥散全身,变生疾病,病久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失去营养和激发作用,导致全身功能低下,甚至重要脏器功能衰竭[1]。其中以脾肾虚衰为本虚,湿热瘀毒为标实,而脾气虚弱、气滞血瘀则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中。临

5、证时常辨有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等,然而病情是复杂的,往往见有复合证型或兼证型。  2中药复方研究  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施治,对于病情复杂、复合证型的治法应灵活变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联合现代医学,做到准确辨证用药,并且已有大量资料表明早期给予肠内中药可对肠黏膜屏障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有文献报道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维持肠道运动功能,保护肠黏膜;②调节免疫,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力;③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害,改善肠道微循环及肠上皮细胞功能;④调整化学物质,减轻黏膜损伤;⑤调节肠道菌群,降低内毒素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常

6、采用清热解毒、通腑泻浊、健脾益气及活血化瘀等治法[4,5]。  2.1清热解毒法袁玉峰等[6]研究表明中药胰必清(黄芩、大黄、芒硝、厚朴等)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肠内容物的排出,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保护肠屏障功能,有效防止BT发生。吕永慧等[7]自拟方肠炎清(黄连、黄芪、蒲黄、白及、延胡索、赤石脂按2∶5∶3∶4∶3∶3组成)对受损肠黏膜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黏膜损伤,促进溃疡修复,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调节紊乱的免疫功能有关。朱培庭等[8]应用锦红片(红藤、蒲公英、大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热解毒法能显著地对抗细菌内毒素的侵袭,增强机体

7、对内毒素的解毒作用,改善脏器血流及肠道微循环,可减少实验动物BT的数量,还有较强的抑制肠道细菌和提高免疫调节功能以及调节炎症介质的作用。  2.2通腑泻浊法王友清等[9]报道通腑清下汤(生大黄、芒硝、生白芍药、柴胡、蒲公英、红藤、牡丹皮、桃仁、冬瓜仁、木香)能够有效降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解基良等[10]使用承气方剂通过保护细胞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对降低肠道通透性,保护肠黏膜,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具有明显作用。李军茹[11]报道大柴胡汤可排除胃肠积滞、清除肠道内的细菌及内毒

8、素,从而起到改善脏器血流,保护肠黏膜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