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ID:1057882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_第1页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_第2页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_第3页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_第4页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杨晦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构成[论文关键词]杨晦文艺思想现实主义  [论文摘要]杨晦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大家。他的文艺理论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文艺“荷担苦难”说、作家“自我告别”说以及探索中国新文艺发展方向的“农民文艺”说。他的以文艺“公转自转”律为中心的文艺一社会关系论,是他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也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  杨晦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虽然并不多产,但其理论批评却极具特色。到目前为止,他的论文和带有论说性质的文章,大约有一百余篇。他对文艺现象的思考,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文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47年,杨晦在《论文艺运动与

2、社会运动》里,提出了他文艺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论点,即文艺“公转”、“自转”律:“要是打个比喻来说,文艺好比是地球,社会好比是太阳。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有随太阳的公转,也有地球的自转。其实,就是文艺也有文艺的公转律和自转律的。文艺发展受社会发展限定,文艺不能不受社会的支配,这中间是有一种文艺跟社会间的公转律存在;同时,文艺本身也有文艺自己的一种发展法则,这就是文艺自转律。”这既是杨晦最具特色的理论观点,也是理解杨晦文艺思想的枢纽。有学者曾拿它同韦勒克、沃伦的“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二分法和艾布拉姆斯、刘若愚的“四要素”说进行比较,指出杨晦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独具优势,有整体有机性而无机

3、械割裂之弊嘟“。也有学者指出:“早在古希腊时候哲学家就有了类似说法,任何事物都有自律和他律。但杨晦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艺术与非艺术、审美与非审美,这是他的创新。”[3](H严格地说“自律”(autonomy)、“他律”(heteronomy)源自康德的一对伦理学范畴,也用于解释文艺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关于“自律论”与“他律论”的持续论争,主要发生在音乐美学领域,诸如韦勒克、沃伦和马尔库塞。作为他们的同时代人,杨晦不仅能超越艺术理论史上各执一端的漫长的争议,清楚地意识到在文学艺术“自律”、“他律”对立表象背后的有机统一,而且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将这一原理表述得如此“明确而精细”,不能不令人佩

4、服其睿智的洞察力。  一、文艺须要“荷担苦难”的艺术价值观  《普罗密修士》既是一篇气势浩荡的抒情散文,也是杨晦为自己所译的希腊悲剧《被幽囚的普罗密修士》而撰写的评论,所以很难区分其中艺术观与人生观的界限。杨晦在文中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是一种试炼,是一种凄惨的试炼。你要强韧地忍受痛苦,要坚实地承受磨折,你要愤激,你要愤激地反抗一切。要于百炼之后如同精金一般;要于疮痛之余不肯低头;这才显出真正强者的本色。”这里用一种坚定而坚决的语气寄托了对人生须当承载苦痛磨难的期许和承诺。而在晚几年写作的《(被幽囚的普罗密修士)小引》里,杨晦以更为冷静客观的视角道出了英雄主义情怀下戏剧基调的一

5、个方面由于坚韧地忍耐苦痛折磨而透出的“悲愤”和“意志”,以及沉默地抵抗着“暴力”的那股“力”。正是这种对苦难的承载和对个人的牺牲构成了人生的悲剧意义,也成就了艺术的悲剧价值。  个人身世的颠沛流离,以及杨晦作为东北作家在特定历史阶段刻骨铭心的家国之恨,使得他的文学创作与理论都镂刻着深沉的苦难意识。据他自己说,早些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中国作家是屈原和杜甫H咖,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无疑给了他很大的传染。在杨晦看来,苦难乃是人生本来就具有的,而不是刻意“寻找”而来的。在给冯至的信里,杨晦写道:“人生是多艰的前途真是不但黑暗而且寒冷能于人事的艰苦中多领略一点滋味,于生活的寂寞处多做点工,那是比什么

6、都要紧、都真实的。”很显然,他认为直面苦难、承担苦难本是人生中无可逃避的必然,这种看法和他“坚强的性格和忧郁的心情”以及人、文一致的观念一起,共同构成了他的文艺承载苦难说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他的这种艺术观是根源于他的人生观的。  在现今尚存的几封杨晦致沉钟社同仁的信函中,处处体现着他意识里根深蒂固的承担苦难的自觉。在1926年至1927年问,杨晦在致陈翔鹤的信里这样说道:  人为理想受苦,这是高洁的。我们要不为理想,何至于受苦?所以你既然要殉理想,就要能以忍受一切的痛苦才行。我每天都要受许多无可奈何的过去的,当前的,和预想将来的痛苦的袭击。然而我只是咬牙的忍受。[  苦是谁不苦呢?而且

7、也正要苦一下。不过我们总应该是个强者,能担当这个苦,更能压住这个苦,使它作我们生活的中心,却不来支配我们的外形”。  可以看出,杨晦极其看重的是为了理想咬牙忍受的“高洁”,是“担当这个苦”、“能压住这个苦”,的“强者”人格。杨晦的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发生了较明显的转变,但他理论性格中的“苦行”特质却贯其一生。  在杨晦看来,要对苦难有所承负的文学,必要有“所谓意志斗争”,悲剧固然是“因为苦斗与挣扎的关系”而“鳞伤遍体,心碎肠断,奄奄一息,生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