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60634
大小:4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论文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1英美文学教育及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美的语言主要存在于文学
2、语篇之中,所以文学文本给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可信的阅读文本,对他们语言技能的发展益处良多;文学语言的使用颇讲究遣词造句,词汇的微娇小涵义与繁复的句式可以在语言层面拓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和作者的交流过程,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经历等要素。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爱不释手,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能,增加对于作品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实际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对于实现学习者的学业目标和提高语言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英美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性和跨文化意识。英美文学
3、作品无疑反映了英美文化的价值体系及精神内涵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它不同于中国文化。在学习者研习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和背景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芒,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宽容性及跨文化意识,因为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吸收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对于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的剖析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及跨文化意识,这与英美文学及文化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同时,开阔学习者的胸襟,增加想像力与增强理解能力也是文学艺术要实现的目的之一。 2跨文化意识
4、培养的方法与手段 2.1更新教学内容 若使学生在英美文学课上有所收获,而不是单一地被动接受,参与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出一些创新。教学内容应呈现出系统性、实用性、全面性、灵活性、启发性和可读性等多种特色。当前,英美文学课的教材在体系、内容及观点上比较陈旧,缺乏新颖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教材的内容应当吸引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思潮,对于一些具有争议的作家和作品给予重新界定,对于国内外研究的异同要作以交待,使学生们了解英美文学教育及研究的动向的发展趋势。此外,在英美文学选读作品的选取上
5、,教师应当选取各种题材的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内容可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传记等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作家写作风格和时代特点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英美文学课程选读的作品,多以大部头作品居多,这使之前对于英美文学接触较少的学生来说必然感觉难度不小,兴趣不大。而学生比较喜欢看流行杂志、报纸。教师也可考虑将英美主流媒体有关文学作品的评论及介绍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接触到鲜活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
6、授的教学方法。在介绍某一时期或作家时,先从时代背景人手,再结合作者的个人生平来分析作品及其艺术特征。这种教学方法程序化严重,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够,往往带来的效果也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满本记,知识得不到灵活地应用,就更别提对于文学作品精髓的领悟及审美意义的追求了。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文学课的手段可以丰富多样。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教学光盘等都可以增加文学课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生动、教学效率高等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观看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录像片段,将教
7、学内容中涉及的人物、场景用图片和影像的方式呈现,生动、有趣、直观、高效。 2.3 加强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是英美文学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由于学生之前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不甚了解,如果简单地灌输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及文学理论,就会使学生不得不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术语和概念,得不到真正的理解与欣赏。如可以将英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时代特点与写作风格与中国文学加以对比研究,就无疑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文学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对于作品内涵的把握。 3 结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名合
8、格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标准之一。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提高国际文化交流能力,英美文学课程便承载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与领悟,对于异域文化精髓的鉴赏与品味都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标。而教学内容的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对比研究方法的引入成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