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5709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增值税改革对地方税收收入影响“最小化”的对策选择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增值税改革对地方税收收入影响“最小化”的对策选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改革的模式在学界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目前东北三省试点转型增值税为蓝本,在所有行业对生产用机器设备全额抵扣的改革模式;第二种是在第一种基础上扩大抵扣范围,对所购全部固定资产包括机器设备和房屋建筑一次性抵扣,即消费性增值税改革模式;第三种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对产品的全部流转环节产生增值额,不分行业全部实行增值税,完善增值税征收链条的改革模式。本文主要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开后,对地方税收的长、短期影响以及如何兼顾中央和地方利益这一角度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这三种税改模式各存利弊,第一
2、种模式相对于第二种模式,可操作性强,税改成本也较低;相对于第三种模式,影响地方收入可达“最小化”,改革带来的震动较为平缓。考虑到改革积极稳妥、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兼顾以及保持经济活力和政治稳定等多种因素,最优选择应为第一种模式。 最优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方短期减收数据测算 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按静态指标全国减少增值税收入1500亿测算,则地方收入减收165亿(地方税3个附加税种占增值税总额的11%);按共享税中央与地方3:1的分成比例,则地方税收减收500亿,二者合计665亿,即地方税减收幅度占全国增值税减少数的44.3%。 (二)长期减收因素分析
3、 目前,我国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布局存在明显不均衡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未趋缓,而东北地区属同一类型经济模式,在转型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和借鉴意义颇为有限,至少短期内难以管窥。并且,增值税转型改革向消费型模式每迈出一步,就会带来新一轮的投资热甚至过热的后果,因此刺激投资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宜缓不宜急。从长期看,3到5年之后全国增值税改革推行的效果预测,地方财政受影响的因素还将增多。民间投资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发生悄然改变,地方税收入将受到减收影响。如: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后,税负减轻,资金流动加快,效益提高,促使一部分原来从事营业税应税项
4、目的投资人转变投资方向,成为增值税纳税人。由此造成的地方税减收,尽管具体数值不易测定,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容低估,而且其程度高低直接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幅度和范围呈正相关。 第二、三种模式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第二种模式 在一步到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后,地方税收中建筑安装业和销售不动产税目中的税源将同时消失,房产税等地方税种面临重建与调整,增值税税基也进一步缩小,同步影响地方收入中的共享税比例。在国家不调整比例分成和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地方收入锐减、财力不足,影响和挫伤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量的事实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地方财力的
5、短期影响,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或财政补贴形式予以解决弊端多多,转移支付也是需要成本的。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地方向上级跑要经费、申请补贴、跑“部”进京等风气助长的不正之风愈加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无从谈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只会扩大和加剧。而由此衍生的其他社会问题,若在短期内得以有效解决更非朝夕之功。因此,笔者不主张在解决地区财政苦乐不均的长期问题上动辄采取财政补贴形式,而是要靠税收制度本身的制约激励作用,如降低增值税税负的同时兼顾地方税税制的调整和改革,调动地方自我调节经济的能力。从长远趋势看,扩大直接税、降低间接税在整个税制结构中的比
6、重是调节地方经济的有效方法,要尽快改变增值税在中国税制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适当开征和丰富地方税种,发挥税收对地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减少靠财政补贴维持地方政府运转的不利局面。 (二)第三种模式 依据“完整链条论”,认为凡是涉及到产品、劳务的行业都要用增值税的链条联接起来全部实行增值税。分析现行征收营业税的行业项目,几乎都与产品、劳务有关,如营业税中交通运输业涉及到征收增值税的燃料、运输设备和修理配件;建筑安装业涉及到征收增值税的各种建筑材料;营业税中的销售不动产业的房产,其构成房产的原材料,全部是征收增值税的;甚至营业税中的餐饮业也涉及到征收增值税的粮食产
7、品,烟酒糖茶、燃料、饮具等;服务业中的所有项目,也无一例外都与征收增值税有关联。如果这一理论成立,营业税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和必要了。 从税制改革的总体构成看,增值税、营业税和其他税种的作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而且,1994年以来新税制改革运行的实践证明,在不同的行业确立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的改革是成功的,特别是营业税税目设置是科学合理的。营业税税种的设置,不仅计算简单,方便征收,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也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管理,有效减少税款的跑、冒、滴、漏;更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消费、促进整个
8、经济的发展。十几年来,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