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

ID:10553503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上传者:U-991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_第1页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_第2页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_第3页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_第4页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竞争优势: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框架(下)三、企业家精神:竞争的有限性企业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家能够长期保留资源的独特性。如果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是非耐久性的,它将不可能持续地增加价值。对一个享有持续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来说,竞争必须是有限的,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竞争的力量,否则独特性优势将会在充分的竞争中消失殆尽。对竞争的限制能力可以用认知的差异,战略互补,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不确定,信息非对称等因素进行反映。限于本文的篇幅,这里集中考虑战略互补和因果关系的模糊性这两个问题.1.战略互补与企业家精神的不可模仿性。熊彼特认为,创新过程呈现为剧变而不是渐变的方式。在企业家最初引入一种裂变式的创新并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其他的能力较差的企业家就会模仿,用新的企业和增加的创新形式挤满这一空间,使创新变得越来越类似,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旦以前稀少的资源不再稀少,创新企业的盈利就会变薄,主导性企业家拥有的独特性资源优势也会消失。熊彼特认为,新的资源组合方式是新的竞争方式,新的竞争规则不是来自于现有企业,而是来自于在已有企业的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来的新企业。熊彼特的这一理论与战略互补观点是一致的。在本文中,战略互补的形式一是表现为当领导性企业家创造了新的需求后,也同时为其他已有的创业创造了进入新市场的时机,因此这些已有的企业的产出就会增加;二是表现为当早期创新的领导性的企业家出现时,其它相对质量较低的企业家也会争先恐后地云集在其周围,导致在某一空间上形成许多集中的小企业群落。这种集聚的格局既体现产业地理集中形态的规模经济,降低了其他企业进入的不确定性,又使这类进入带有更多的模仿性。lOCalhOsT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条件下,后续进入的企业家越带有模仿性,不确定就越小,对利润的争夺就越激烈,行业内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越薄,早期创新所体现的稀少资源不再稀缺,早期主导性企业家拥有的独特性资源优势也会逐步消失。这时迫切需要领导性企业家的新的创新刺激出现,通过外生的创新产生稳健的、内生的投资波动,否则经济就会发生停滞。换句话来说,创新活动一旦再次进行,企业家对新资源的重组就开始了新的经济循环。据此可知,企业家的持续创新能力是创业型企业的首要的竞争优势,它会产生持续的创业企业,既体现为财富的不断创造过程,又说明了企业家精神的不完全可模仿性。 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一方面创新从来没有停滞过,由此形成各类朝气蓬勃的创业型中小企业,并不断地挑战行业中创新停滞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另一方面一些早期创业成功的企业在竞争中逐步变大,过去创新的成功成为它们进一步创新的基础。在当代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各类大企业占据市场,寡头垄断企业是市场结构的主要属性。这说明在竞争的演化中一定存在某种机制,阻碍了后续进入的企业与那些早期创业成功的主导性企业的竞争,使后续进入者的模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认为,除了创新会成为持续创新的函数外(这一点使创新领先的企业获得持续的成功),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具有因果模糊性特征,正是因为这一隔绝机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过程的充分展开,并阻止了其他企业家低成本的模仿过程。2.因果模糊性与竞争的有限性。因果模糊性是关于企业间效率差异的原因,它不仅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阻碍了潜在的模仿行为,即阻碍了精确地知道模仿什么和如何模仿的过程。拥有因果模糊性资源的企业,从逻辑上阻断了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与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其关系难以理解或者理解不完全,在竞争中处于难以模仿的优势地位。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即使是那些实际拥有这种能力的企业,也并不见得总是能清楚地表述或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组织的有效运行必须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创造和利用知识以不断地积累知识,并融会贯通地利用知识创造财富。随着单个企业对现有知识的探索和利用,企业的知识不断增长,乘数化或指数化地衍生出新的知识。创业企业的建立,关键在于认识机遇并把其商业化利用的企业家。拥有许多技术和管理知识(它们形成企业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人,他们成为企业的奠基人和骨干团队。总的来说,企业家扩展知识的基础和不断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家精神型的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吸收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家精神在获得企业家租中的成功程度。我认为,“吸收能力” 是指组织认识外部信息、吸收这些信息,以及把其运用到商业领域的行为流程和潜在特点。组织的吸收能力对组织的状态来说是相对的。这类似于海绵的吸水原理,微湿的海绵相对于干燥的海绵,前者吸水更快。根据cohen和levinthal对吸收能力最初的研究,它不仅是指技术吸收能力,而且包括管理吸收能力。其中管理吸收能力要通过经验获得,它倾向于企业形态的专业化。因此不同的企业之间,企业家的管理吸收能力都是不同的。一个企业家以前吸收的管理能力越多,如认识市场机遇和把投入转化为独特性产出的持续创新能力越强,他们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创业企业的专业化经验越多,学习能力越强,对创造因果关系模糊性的吸收能力的贡献越大,就越能阻止来自其他企业的模仿。不断增强的学习机制和吸收能力,会创造更高水平的因果关系的模糊性,对潜在的模仿者会造成更大的困难。四、企业家精神: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以资源为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某些不可贸易的资产是不可以模仿的,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隐含意义和社会复杂性。在企业家精神领域中,社会意义上的隐含的复杂性资产经常是专业化,因而把它们在企业内运用比在市场中运用更具价值,由此决定了创造这种资产的奠基者和组织也具有独特性。这些资产呈现为难以观察、难以描述和难以价值化的无形状态,不能按市场交易的要求进行完全的流动,具有这种性质的生产要素或者资产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些资产可能包括认识和产生新机遇的企业家认知,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建立的信任关系,把必要的资源组合在一起,以降低风险并取得成功的能力。企业家精神型的资产的不完全流动的禀性,一般可以用社会复杂性和路径依赖两个特征来衡量。1.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复杂性。当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社会复杂性特征时,它们可能会成为持续的独特性的。社会复杂性资源难以用企业方式精密化管理,难以对其施加系统的影响,也难以进行完整的模仿和复制,许多独特性的资源都具有社会复杂性特征,如企业文化,企业声誉、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与这些资源类似的是,企业家精神中的各种构成要素,如上文所说的各种企业家能力、积累的实践经验等,也都具有社会复杂性特征,可以使企业家更有效地利用商业机会。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复杂性如何增加企业价值的作用进行描述和具体化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实践中对要其进行模仿就更为艰难,因此一般来说其他企业不可能完全复制成功的企业家行为轨迹和能力。与因果模糊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创业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新的风险一般都是由创业开始的,因此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复杂性现象,一般不是发生在企业内部而往往都发生在企业外部。这种现象反映了企业家与社会之间的广阔联系,以及对社会关系的驾驭和利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社会性复杂性资产代表的是企业家的“情商”而非“智商”。 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复杂性的条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家精神高于技术和制度,复杂的技术和制度可以模仿,而企业家精神不可模仿。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中,对复杂技术有效利用的前提在于利用企业家精神形态的社会复杂性资源。如果没有后者运用额外的知识(如企业家知识和经验)去完成对专业知识的利用,同时保持持续的独特性,那么复杂技术即使发明出来,也没有办法加以具体利用和商业化。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高校、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如云,但是商业化成果屈指可数的真正原因;也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一方面商业银行存款贷放不出去,另一方面又有那么多企业大喊贷款难的怪现象。2.企业家精神与路径依赖。在熊彼特的商业循环理论中,企业家的创新产生“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使旧的经济循环过程中断并产生螺旋式上升的力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于企业家从目前已知的生产函数集合中选择新的生产函数的学习行为。换句话来说,新的发现是路径依赖性的。用这种观点来看,独特性资产可能取决于企业家过去的决策,企业奠基者的行为和创业精神的管理者可能都是未来企业的dna遗传基因。所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种历史的路径依赖过程。企业家精神与路径依赖的关系,可以用学习机制和对企业内部知识的协调来反映。第一,知识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的最核心的资本,不断学习意味着它准备接受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学习和对知识的协调有助于企业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第二,企业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机体,目前所做的决策和行为,都于过去的学习过程。过去学习不足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本不足,最容易被竞争淘汰的企业就是学习不足的企业。正如《第五项修炼》的彼得·圣吉所言,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看你是否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第三,仅仅由企业家个人学习还是不够的,企业家精神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营造企业集体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如果不能将企业家个人的知识、愿景和战略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都可以融会贯通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企业家高超的领导思维和决策绝不可能发挥根本的、系统性的作用。另外,假如企业家的学习行为停滞了,在整个时期中仅仅用一种给定的投人品都生产一种确定性产品,那么在长期的激烈的竞争中这些企业将不可能长寿。为了实现基业常青的目的,一个企业必须时刻学习和创新。既然学习和创新需要大量某些以前和现在都存在的能力,那么企业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对于寻求创新的企业来说,持续创新的技能和资源必须同时存在。最后,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创新经常会导致其他形式的创新出现,这是企业成功地走出多元化扩张道路的关键的决定因素。五、结论 本文在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的框架内考察了企业家精神的作用,通过论证这种资源的独特性,我提出了基于企业家精神的竞争优势理论,把注意力集中于资源范畴,从逻辑上对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与企业家精神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本文用两种重要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家精神。首先,我指出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可以成为分析企业家探索和创新活动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企业家精神有关的现象。如创业者的机会意识,利用资源的能力,把同质性投入转化为独特性产出的组织能力等问题。通过把企业家精神作为独特的资源,分析其问题的不同的方面,在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内发展了企业家精神理论。第二,通过对企业家精神——这一最重要的无形资源的理论分析,扩展和丰富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的边界和内涵,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运用战略管理理论解释现实企业的效率差异和绩效差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