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析对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的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对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的研究的论文论文摘要:回避策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心理行为。本文通过访谈和观察方法,针对中亚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使用回避策略进行初步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研究背景 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概念中,策略有三种,即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国外的交际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tarone(1977:197)把交际策略分成5个主类别和几个次类别:(1)回避(回避话题、放弃内容);(2)转述(近似,
2、即使用近义词等单一结构;迂回,即举例或描述特征;造词,根据语言规则创造事实上不存在的词);(3)母语借用(母语直译、语言转换);(4)求助,如提问;(5)模仿及手势语。tarone的分类法涵盖了交际策略的基本类型,对交际策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faerchkasper(1983a)把交际策略划分为两大类:如果学习者绕开障碍、回避困难,他使用的就是回避策略;如果学习者寻找途径解决问题,他采用的就是成就策略。ellis(1984)在研究中指出:大量转述而不回避的学习者比大量回避的学习者表现好,因为他们能表达出更多的信息;既不回避也不转述的学习者的表现更好,因为他们使用的语言更
3、加自然、更加直接,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二、回避策略的形式 通过观察法及访谈法发现中亚初级七班的留学生对汉语学习所使用的回避策略有下面几种: (一)对话题的回避 在笔者所调查的班级中,我给出了一些话题,如:家庭、购物、娱乐活动、留学生活、历史、文化、旅游、政治和军事等等,初学汉语的学生谈论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和留学生活的话题,偶尔也有的会选购物和旅游,而没有人谈历史文化和军事,这主要原因在于初学汉语的学生语言水平非常低,有关军事政治的词汇几乎为零,使他们会有意回避某些话题。. (二)对词汇的回避 汉语是孤立语,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
4、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所以虚词对于留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中亚留学生对虚词采取回避的策略。觉得虚词太难,不好掌握,怕用错了。 汉语的虚词数量很少,在现代汉语里大约只有700多个,但它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个性很强,运用复杂,所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错误常常在虚词上,对虚词尽量避免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虚词中的量词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是重点。中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怕把量词用错了,往往对量词采取回避的策略,而且初学者对量词接触得比较少,也是学生不使用量词的一个原因。 初学汉语的留学生
5、喜欢选择较为浅显的词语,而回避使用意义、用法比较复杂的词语。学生使用目的语表达时,词语的问题最突出,采用回避的方式也最频繁。因为词汇运用的选择余地较大,尤其在词汇量达到3000以上的中级水平时(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甲级词1000,乙级词2000),他们的选用幅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表达中趋于简单化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究其原因,一是受到词汇量的限制,脑海的词库中可供调动的积极词语少;二是心理上求简单,习惯使用那些简单、不易出错的词语。对于复杂的词语都喜欢采用回避策略。 特别要提的是,许多初学者会回避一些动词,用肢体语言代替。这种非语言交际方式本是语言的辅助工具,当学生完全以
6、其代替语言表达时,就具有回避倾向。 (三)对汉字的回避 在和留学生接触的时候,发现留学生给我发的短信都是用汉语拼音或英语,几乎没有汉字,即使使用汉字,也是转发别人写好的一些吉祥话。有时候聊天会用画画的方式,寥寥几笔就可以划出一个实物,既可以避免写出复杂的汉字,也可以避免说出该事物的读音。发短信不使用汉字是和手机的功能有关,许多留学生的手机没有汉字形式。但很多学生的作业和作文都写满了拼音,主要是有些学生还无法适应方块字,觉得汉字太难了,稍不注意就会写错,就会回避使用。 (四)对表达形式的回避 学生在学习掌握汉语中独特的句式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一些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
7、往往回避使用复杂句式,而用简单句式。例如被动句、“把”字句等句型,在教学中是作为重要的语言点来讲授、训练的,但是在学生的语言运用中明显表现出回避的心理。带动态助词“着”的句型,学生也表现出回避使用的倾向,采用不用或代用的方式绕开使用“着”字句来表达,结果是影响了正确表达。 另外,学生们几乎不用关联词,也就是说几乎不用复句。即便是使用复句,也顶多会用“因为……所以”“但∕但是”。可见,一些关系比较简单的关联词语及复句形式使用较频繁,而相对来说语义关系较为复杂的则较少使用。 三、回避现象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