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38059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摘要]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寻求中国社会变革的文化资源和理论依凭的历史。借助民本观念,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围绕救亡图存进行了民本观念的民权化改造,意欲以民权改良或者变革社会,但没有达到目的。凭借初步民权观念,现代中国的思想家们(主要是共产党人)以民生为本,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初步成就。从民权信仰再到民生理念,一种内在一致的法理逻辑和人权演绎,奠基于新民本观念之上。它糅合民权观念,构成了与以人为本相呼应的、新的法理理路。[关键词]民权;民生;民本;中国社会;法理逻辑问题及其展开
2、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东方天朝的梦呓。自此,中国的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理论自觉,开始了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法理性反思。这既是对传统中国帝王统治合法性的怀疑,也是对近代中国建设更加符合民心、民意的合法性政权的创造性构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一个宏大的起点。它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注入了清醒剂。为了寻求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文化资源和理论依凭,仁人志士们沿着4条路径进行着文化自我救赎:一是传统文化中心主义,高调重复“天不变道亦不变”。该调未能意识到“天将变”之各种症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奉行照抄照搬。该说循规西说
3、,以西为皆可,以我为皆不可。三是文化改良主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典型代表为洋务派。四是彻底革命主义,鼓吹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与西方国家一体的资产阶级政权。这4种思想派别都以自我救赎标榜,围绕中学与西学展开激烈斗争。而关于是“中”还是“西”的争论,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实际上,上述4大思想派别的主张可以分解为如下命题: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承担起拯救中国的重任吗?西方文化是否能够改造或者说是救赎内忧外患的中国?我们是以传统文化为本继续原有的生活方式,还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改良乃至革命化中国?或者说,我们是以中学为体,还是以西
4、学为体?这些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到底怎样才能实现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救亡图存乃至强国富民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近现代中国人的努力是相当明显的。透过勃勃生机的理论自觉,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叙事般的描述。如何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法理性规律,似乎更为必要。毕竟,描述历史是一件容易且容易讨人喜欢的事情,而反思历史不仅费力且不讨好。尽管如此,却不能阻碍本文作出进一步思考:对于1840年以来的历史传承,我们能否从中为今天的继受找到合法性的理论依据,特别是法理依据?就是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是否有一条贯穿于这浩荡变革的法理逻辑主线?问
5、题是指引寻觅的指南针,给出了我们追寻的方向,让我们从浩渺的历史文化中努力寻找历史的真实。民权: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法理信念鸦片战争以后,满清贵族和民间义士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反思。明智的思想家们意识到,仇视外国的鲁莽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可能完全把西方国家拒之于自己的国门之外。于是,一些思想家开始追根溯源,寻找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他们惊讶地发现,西方国家存在着与中国完全不一致的景象:见到君主不需要下跪,国家元首是由民选产生的,法律是比皇上还要大的“官”??他们还发现,西方国家的这一切,完全可以归结为一个“权”字。就是
6、说,西方国家的“权”与传统中国的“权”,意涵不同,指向不同。西方国家的“权”是民权,而不是“君权”。“民权”一词的发现和引入,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法理基础。汉语“民权”一词,最早见于郭嵩焘写于光绪四年四月(1878年5月)的日记:“西洋政教以民为重,故一切取顺民意,即诸君主之国。大政一出之议绅,民权常重于君。”之后,黄遵宪、薛福成也分别于1879年、1890年开始使用[2]。接下来,“民权”一词使用日兴。因为,民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扣结。它紧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只要这个扣结被解开,中国的枷锁也就自然松脱了。这说明
7、,面对愈来愈紧迫的西方列强的压力,中国的知识阶层急于在欧、美、日纷繁的政治文化思潮中探寻能够解释“富强”奥秘的一脉:西方人借以概括自身传统的种种概念,被他们匆忙而热切地攫取[3]。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日益认识到君权强大的弊端。“醉心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4],把民权看作是改造社会的主要理论利器。梁启超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政弱之根源”[5]。所以,“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6]。然而,维新派没有彻底摆脱“君权”思想的束缚。他们仍旧认为
8、,“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7]无法舍弃君权的民权是不彻底的民权,是掺杂有封建传统残余的民权。民权因此处于附属君权的尴尬地位。迁就君权,注定了维新运动不可能取得成功。维新运动失败以后,民权理论经过革命派的宣扬,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07年,《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说:“数年以来,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