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

ID:10536281

大小:9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7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_第1页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_第2页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_第3页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_第4页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俗文化的话语的论文关键词: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文化理论  众声喧哗中的通俗文化  在梳理通俗文化的各种话语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它的命名问题。针对大致相同的客体,在汉语里存在着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俗文化、大众的文化、民间文化、工农兵文化、群众文化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相互指涉的概念。  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是“大众文化”(massculture),其对应概念是“精英文化”(eliteculture)。这一概念建立在文化拥有者和使用者身份的基础之上,在目前看来,用这一概念来指称通俗文化,将面临着许多理论挑战。

2、  从大众文化概念的源流来看,它带有对平民大众的蔑视,有着浓厚的精英主义的色彩。平民大众被描写成为大众社会的无名的、原子化的乌合之众,他们庸庸碌碌,毫无主动性可言,容易受人煽动,缺乏文化与秩序(阿兰•斯温伍德,1993)。  其次,从观察角度上来看,大众文化带有比较明显的控制色彩。既然大众是原子化的乌合之众,那么大众文化就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对大众进行控制的最隐蔽、最节约成本的控制方法(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1990)。  第三,从文化使用主体来看,利

3、用主体来对文化进行命名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19世纪,马修•阿诺德就已经意识到人的主体具有变动性(马修•阿诺德,2002:83)。.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打破了主体固定不变的神话,在他们看来,大众成为了追求快感的最大化,相时而动,在不同的身份间迁徙,主体在这里变成了“游牧的”(约翰•费斯克,1993:207)。  最后,在中国当前的通俗文化消费中,由于特殊的原因,各阶层的消费者间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共同语言”,比如说金庸小说、周星驰电影既受到平民大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相当部分精英阶层

4、的认同,因此,单纯地以消费者身份作为文化的区分,可能并不能清楚地揭示出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因此,“通俗文化”这一概念不仅仅是全球话语的作用,从感情色彩上看,通俗文化较少歧视,仅仅指出了文化的“质”,而未涉及价值评判。同时,也回避了大众文化话语中隐含的文化控制色彩。此外,通俗文化/高雅文化的区分也比较明确和有效,不至于在主体性变动的问题上纠缠,虽然要在通俗与高雅之间划出一个明确的界线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就中文概念的使用来说,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处理。  第一,popularculture除了被译作“通俗文化

5、”之外,还可以译为“流行文化”。从字面上来讲,使用后者也无不可,然而具体到通俗文化的外延上,却似乎有一些不足。流行性只是通俗文化特点之一,而并非全部;其次,由于分众化与次文化的兴起,通俗文化也被一些小群体作为区分身分的工具。这种文化似乎并不符合一般的“大众流行”的标准,可能被排斥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这些文化恰恰是我们研究通俗文化时要关注的。  第二,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目前中国文化界流行的‘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不但有它在汉语中过去的历史,在今天也已经约定俗成地有相当固定的涵义和用法,我们在做大众文化研究的时候,应

6、该主要依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来定义它,而不必过于关心它还有个‘洋出身’”(李陀,1999)。  这种意见看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语境,但是恰恰是“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使用可能引起混乱与误解。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概念进入中国也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与我们原来使用的许多所谓“约定俗成”的用法存在着较大的断裂(比如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大众文化”概念就与现在的有着截然不同意思),如果我们无视这种差异,却要把二者生拉硬扯在一起,不仅会在使用中造成混乱,也容易破坏话语原有独立性与复杂性。  要在全球学术话语

7、和中国传统话语的缠绕中对一种复杂文化现象的命名无疑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对这种文化现象做出定义,则更为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把着眼点放在话语的实践层面上的话,那么一定要为这一现象下一个方生方死的定义可能就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厘清通俗文化作为一个话语是如何被建构和使用的,认清各种思潮是如何观察、研究、处理这一文化现象的。这也就是福柯所说的话语分析。  通俗文化的话语分析  如果把马修·阿诺德看成是第一个试图对通俗文化进行探索的学者的话,通俗文化正式进入学者的视野已经有一百多年。在这期间,形形色色的理论层

8、出不穷。这些相互联系但又相互断裂的研究途径就构成了福柯所说的“话语”。  话语分析方法是福柯提出的一种对历史——特别是对于学术研究史——进行整理的研究方法。福柯(米歇尔·福柯,1999,2001a,2001b)利用这种方法,对疯颠、临床医学,甚至人文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寻根溯源,揭示出科学的主观性与世俗性。  福柯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充满着断裂。而以前的古典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