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

ID:1051997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1页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2页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3页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论文振心合剂治疗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振心合剂/治疗应用;益气温阳;宁心添精【摘要】目的:研究振心合剂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振心合剂(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等),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临床心功能指标及血清mda、anp、et、no、sod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心合剂治疗chf有效,且无副作用。【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振心合剂/治疗应用;益气温

2、阳;宁心添精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中、重度心力衰竭常常需要综合治疗。2006年7月~2008年1月,笔者对12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振心合剂和常规治疗方法作对比观察,同时通过测定血浆相关因素及心功能指标,评价振心合剂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的住院chf患者,诊断均符合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1],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振心合剂治疗组(即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范围(59±7.5)岁,平均年龄58岁。平均心力

3、衰竭病程6.5年。风心病16例,高冠心病28例,肺心病10例,心肌病6例。ⅲ级心衰26例,ⅳ级心衰34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范围(57±6)岁,平均年龄56岁。平均心衰病程6.2年。风心病17例,高冠心病28例,肺心病10例,心肌病5例。ⅲ级心衰27例,ⅳ级心衰33例。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1.2.1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的基础上,应用振心合剂150ml,2次/d。主要成份:黄芪、红参、桂枝、鹿角胶、紫河车、茯苓、茯神、葶苈子、桃仁、泽兰、益母草、天冬、炙甘草、地龙。对照组按常规治

4、疗方法,不应用振心合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1.2.2观察内容1.2.2.1症状心悸、胸闷、咳嗽、心前区疼痛、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疲劳乏力、自汗、畏寒、尿少。1.2.2.2体征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胸水、腹水,肝大、下肢水肿、头面浮肿、舌象、脉象。1.2.2.3指标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射血分数(ef)、左心室终末舒张容积(lvedv)及丙二醛(mda)、心钠素(anp)、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氧化物歧化酶(sod)。1.3疗效标准按文献[2]相关标准拟订。心功能提高ⅱ级为显

5、效,心功能提高ⅰ级为有效,心功能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恶化甚至死亡者均为无效。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直接概率法。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0例,显效21例(35%),有效34例(56.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显效8例(13.3%),有效40例(66.7%),无效12例(20%),总有效率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2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表1两组chf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比较(±s)组别时间例数心功能(级)sv(ml)co(l/mi

6、n)ef(%)lvedv(cm3)治疗组治疗前603.42±0.6046.51±5.83.46±1.231.84±4.5982.42±10.8治疗后602.61±0.58#△72.9±3.1##△△5.72±1.02##△△40.42±5.98#△49.12±8.9##对照组治疗前603.38±0.7247.46±6.83.52±1.232.02±4.6383.58±11.2治疗后602.89±0.71#61.0±7.4##4.21±1.18##38.10±5.92#50.78±11.9#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p<

7、0.01表1示,两组4项心功能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co、sv、ef3项指标治疗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2.3两组mda、anp、et、no、sod治疗前后变化比较见表2。表2两组sod、mda、anp、et、no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组别时间例数sod(v/q.hb)mda(nmol/ml)anp(ng/l)et(ng/l)no(ng/l)治疗组治疗前60262.63±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