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原因研究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原因研究及其防治【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7种并发症计10例,占3.85%。喉返神经损伤3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术后出血和血肿1例、切口感染1例,乳糜漏1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关键在于能熟练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手术并发症;防治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260例,对其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0例,女180例,年龄17~73
2、岁,平均44.5岁。结节性甲状腺肿161例,甲状腺腺瘤6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2例,甲状腺癌1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桥本氏病1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1.2手术情况260例中,初次手术者246例,再次手术者14例。初次手术方式:部分(包括峡部)切除术21例;单侧次全切除49例;双侧次全切除55例;单侧腺叶切除加或不加对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118例;甲状腺全切除3例。�2结果�
7全部病例经0.5~7年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发生7种并发症总计10例,并发症发生率3.85%。喉返神经损伤3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
3、术后出血和血肿1例、切口感染1例,乳糜漏1例,甲状腺危象1例。�3讨论�3.1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9.4%,甚至高达13.3%[1]。本组共3例术后发生声嘶,其中2例为暂时性,1例为永久性。暂时性声嘶多由术中牵拉、术后血肿或瘢痕压迫所致;而永久性声嘶则常由喉返神经直接损伤如钳夹、切断、缝扎等引起[2]。防治措施:喉返神经损伤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操作要稳准轻柔。如行甲状腺大部切除,即在甲状腺包膜内结扎下动脉分支,切除甲状腺时应尽量多保留腺体后外侧包膜,楔形切除甲状腺组织,即可达到手术目的而又不伤及神经。若在清醒麻醉下手
4、术,术中患者清醒合作,在分离解剖易损伤喉返神经的“危险区”时可频频试音,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或发现损伤时立即加以处理,当遇有气管食管沟组织渗血,又不便钳夹时,忌用电凝止血,以防热传导致喉返神经损伤,必要时可用小圆针与气管平行进针缝扎,如不慎因牵拉或钳夹损伤喉返神经可给予皮质激素局部喷洒,术后继续应用皮质激素静脉点滴5d左右,多能恢复良好。�
73.2喉上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术后呛咳及发音低沉,原因多为喉上神经内支或外支损伤引起。除了术中损伤外,尚可能由于组织水肿及血肿压迫所致。为防此并发症应紧贴上极处理上极组织、血管,术中操作轻柔,减轻损伤
5、,同时避免盲目钳夹止血而致神经损伤[3]。本组1例此类损伤均在术后3~6个月内恢复正常发音。�3.3甲状旁腺损伤临床表现为低钙抽搐,主要原因是术中对甲状腺下动脉或其分支多行切断结扎。因甲状旁腺的供血动脉支被结扎致甲状旁腺缺血,多为暂时性的,大多能自愈。另外术者对活体甲状旁腺辨认不清而误切或挫伤而致,症状重而明显,大多为永久性。本组2例均于术后3d出现低钙血症,其中1例经治疗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1例为甲亢2次手术误切甲状旁腺致为永久性低钙血症。甲状腺大部切除时,应当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完整性,缝扎时应远离甲状旁腺区域,在包膜下结扎下动脉分支,以保护甲状腺
6、下动脉对甲状旁腺的血供。术中应注意甲状旁腺与脂肪、淋巴结组织的鉴别,切除的甲状腺腺体应随即做详细检查,如发现有甲状旁腺被误切,应将腺体取出移植至颈前肌层中[4]。�3.4术后出血和血肿术后伤口内出血是一种十分紧急的并发症。Cichon等[5]报告77400例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62%,其中甲亢为1.02%。本组1例术后发生出血,占0.38%。甲状腺手术出血常常是由于手术时止血不完善、不彻底,或患者躁动、咳嗽时结扎线脱落所致,表现为引流量迅速增加、颈部迅速增粗、肿胀,局部形成血肿。预防甲状腺手术出血的关键是在手术时耐心细致地解剖,认真彻底地止血
7、,甲状腺上下动脉主干、分支或较粗静脉的近心端都应双重结扎,保留腺体两切缘被膜缝合一定要严密,术后密切注意引流管出血性质及量,并严密监测血压。�3.5切口感染在甲状腺手术的初期,感染是另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甲状腺手术后感染已很少发生,发生率为0.85%~2.2%[6]。Dioniqi等[7]调查研究表明甲状腺手术后感染的风险主要决定于术前患者的状态、术后的护理和消毒的技术,引流和术前抗生素的应用并不影响甲状腺术后感染的发生。本组1例为术者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而导致伤口感染。预防甲状腺术后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提高消毒技术和消毒概念,
8、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若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或排异反应,应早期拆开切口各层并及时换药、引流,同时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