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

ID:10515845

大小:5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周钦江黄希庭毕重增罗弢自我知识(self-knoentation)而非对角色进行专门化(specialization)的一种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概念分化反映了个体缺乏一种心理上的整合,这种整合的缺乏则是源自心理内部那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而这对心理健康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后续研究大都支持自我概念分化是一种自我分裂的表现这一假设,且自我概念分化和心理适应之间呈负相关[11,12]。自我概念分化似乎是自我复杂度的另一种表现,但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同的自我知识组织结构[10]:自我概念分

2、化强调的是个体的特定角色自我概念分化或整合程度,它跟适应是一种线性关系,低适应者具有高自我概念分化的倾向;而linville的研究假设并未包含自我复杂度跟适应之间有任何直接联系,自我复杂度所预测的心理适应水平的变化也是经历压力事件后的变化。此外,自我复杂度测量是由被试自由描述来产生不同自我面,所以意味着认知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而自我概念分化反映的是缺乏角色同一性的相互关联,意味着自我概念的分裂和不一致,即分离的自我。综合这些因素来看,自我复杂度和自我概念分化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它们跟适应的关系上,都是十分不同的。

3、lutz和ross[13]也认为,自我复杂度和自我概念分化跟心理适应之间关系的方向是相反的,应当把自我概念分化和自我复杂度当作自我概念结构的两个不同方面来对待。(三)分开评价、整合评价与重要性突出shoentalized)与整合评价(evaluativelyintegrated)。前者是指把正面和负面的自我知识分别归入不同的自我中,这样,各种自我所包含信息就成了以积极的信念或消极的信念为主。而整合评价组织中的自我所包含的则是积极和消极信念的混合体。如果个体在自我中只包含积极或消极自我知识的话,一旦这些知识被激活,

4、那么个体可能会被这些积极或消极的知识所包围,从而体验到极端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因此,如果自我中的积极面被经常激活时,分开评价组织将有利于个体的心理适应;反之,当消极面被经常激活时,整合评价组织将变得更有利。测量分开评价组织时先让被试完成一份自我描述卡片归类任务(即linville用来测量自我复杂度的工具),然后计算不同自我面间的系数或克瑞玛v系数(cramer'sv),通过系数或v系数的高低来反映分开评价的程度。shoportancedifferentiation)间存在交互作用。该研究同时还表明,当自我面反映的是

5、个人重要的、以积极自我知识为主的自我面时,进行积极分开评价的个体可以很容易地从悲伤情绪中恢复过来;而当情境因素包含的是纯消极自我面时,分开评价似乎会使消极情绪永远延续下去。这意味着拥有积极分开评价自我的个体在强烈的消极情境中可能会变得非常脆弱,而发挥整合评价的作用则需要对积极自我信念和消极自我信念进行整合。shopbell等[17]将自我概念清晰度(self-conceptclarity,scc;或自我清晰度,self-clarity)定义为:自我信念定义的清楚和确信程度,及其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自我概念清晰度,

6、尤其是其中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自我图式的一致性。campbell研究了自我概念清晰度跟自尊、大五人格、自我倾注(self-focusedattention)间的关系,发现低自我概念清晰度跟高神经质、低自尊、低尽责性、低宜人性、慢性自我分析、低内部状态察觉,以及沉思形式的自我注意是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自我概念清晰度跟自我复杂度也是呈正相关的,虽然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的自我组织。在campbell[18]更早一项关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度的研究中,她发现低自尊个体表现出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各种特征,且低自尊

7、个体具有积极和消极特质相混合的特征,而积极特质则是高自尊个体的主要特征。该研究采用对自我描述的反应时、一致性和稳定性作为自我概念清晰度测量的指标。campbell[17]后来发展出了一种由12道题目构成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sccscale)来测量自我概念清晰度程度,该量表所得到的结果跟以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吻合得很好。后续的研究也都支持了高自我概念清晰度有利于心理适应这一假设。[19-21]还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度是健全人格中自信成分对心理健康预测效应的调节因素,它可以部分地解释自信水平对一般健康问卷(ghq)

8、中焦虑、抑郁、自我肯定的回归效应[22]。(五)自我不和谐自我不和谐(self-discrepancies)理论[23,24]所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关于自己特质的信念,以及关于不同标准(如自我标准,父母标准)的信念间的不和谐。higgins对自我不和谐的研究主要在两方面:现实—理想(actual-ideal)自我与现实—应该(actual-ought)自我。对自我不和谐的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的论文周钦江黄希庭毕重增罗弢自我知识(self-knoentation)而非对角色进行专门化(specialization)的一种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概念分化反映了个体缺乏一种心理上的整合,这种整合的缺乏则是源自心理内部那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而这对心理健康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后续研究大都支持自我概念分化是一种自我分裂的表现这一假设,且自我概念分化和心理适应之间呈负相关[11,12]。自我概念分化似乎是自我复杂度的另一种表现,但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同的自我知识组织结构[10]:自我概念分

2、化强调的是个体的特定角色自我概念分化或整合程度,它跟适应是一种线性关系,低适应者具有高自我概念分化的倾向;而linville的研究假设并未包含自我复杂度跟适应之间有任何直接联系,自我复杂度所预测的心理适应水平的变化也是经历压力事件后的变化。此外,自我复杂度测量是由被试自由描述来产生不同自我面,所以意味着认知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而自我概念分化反映的是缺乏角色同一性的相互关联,意味着自我概念的分裂和不一致,即分离的自我。综合这些因素来看,自我复杂度和自我概念分化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它们跟适应的关系上,都是十分不同的。

3、lutz和ross[13]也认为,自我复杂度和自我概念分化跟心理适应之间关系的方向是相反的,应当把自我概念分化和自我复杂度当作自我概念结构的两个不同方面来对待。(三)分开评价、整合评价与重要性突出shoentalized)与整合评价(evaluativelyintegrated)。前者是指把正面和负面的自我知识分别归入不同的自我中,这样,各种自我所包含信息就成了以积极的信念或消极的信念为主。而整合评价组织中的自我所包含的则是积极和消极信念的混合体。如果个体在自我中只包含积极或消极自我知识的话,一旦这些知识被激活,

4、那么个体可能会被这些积极或消极的知识所包围,从而体验到极端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因此,如果自我中的积极面被经常激活时,分开评价组织将有利于个体的心理适应;反之,当消极面被经常激活时,整合评价组织将变得更有利。测量分开评价组织时先让被试完成一份自我描述卡片归类任务(即linville用来测量自我复杂度的工具),然后计算不同自我面间的系数或克瑞玛v系数(cramer'sv),通过系数或v系数的高低来反映分开评价的程度。shoportancedifferentiation)间存在交互作用。该研究同时还表明,当自我面反映的是

5、个人重要的、以积极自我知识为主的自我面时,进行积极分开评价的个体可以很容易地从悲伤情绪中恢复过来;而当情境因素包含的是纯消极自我面时,分开评价似乎会使消极情绪永远延续下去。这意味着拥有积极分开评价自我的个体在强烈的消极情境中可能会变得非常脆弱,而发挥整合评价的作用则需要对积极自我信念和消极自我信念进行整合。shopbell等[17]将自我概念清晰度(self-conceptclarity,scc;或自我清晰度,self-clarity)定义为:自我信念定义的清楚和确信程度,及其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自我概念清晰度,

6、尤其是其中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自我图式的一致性。campbell研究了自我概念清晰度跟自尊、大五人格、自我倾注(self-focusedattention)间的关系,发现低自我概念清晰度跟高神经质、低自尊、低尽责性、低宜人性、慢性自我分析、低内部状态察觉,以及沉思形式的自我注意是联系在一起的。此外,自我概念清晰度跟自我复杂度也是呈正相关的,虽然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的自我组织。在campbell[18]更早一项关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度的研究中,她发现低自尊个体表现出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各种特征,且低自尊

7、个体具有积极和消极特质相混合的特征,而积极特质则是高自尊个体的主要特征。该研究采用对自我描述的反应时、一致性和稳定性作为自我概念清晰度测量的指标。campbell[17]后来发展出了一种由12道题目构成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sccscale)来测量自我概念清晰度程度,该量表所得到的结果跟以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吻合得很好。后续的研究也都支持了高自我概念清晰度有利于心理适应这一假设。[19-21]还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度是健全人格中自信成分对心理健康预测效应的调节因素,它可以部分地解释自信水平对一般健康问卷(ghq)

8、中焦虑、抑郁、自我肯定的回归效应[22]。(五)自我不和谐自我不和谐(self-discrepancies)理论[23,24]所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关于自己特质的信念,以及关于不同标准(如自我标准,父母标准)的信念间的不和谐。higgins对自我不和谐的研究主要在两方面:现实—理想(actual-ideal)自我与现实—应该(actual-ought)自我。对自我不和谐的测量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