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

ID:1051261

大小:130.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7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_第1页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_第2页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_第3页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_第4页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交通规划理念综述 (自动保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城市主义的交通规划理念总述组员姓名(学号):窦志伟(13071142)李之卓(13071150)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指导教师:叶彭姚-7-摘要关键词:-7-1概述1.1新城市主义1.1.1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又可译为新都市主义,对应18、19世纪工业革命浪潮所导致的都市主义而来。同时它又是对忽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区的传统的复兴,因此,又称为新传统主义。新城市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于美国的旧城改造,在最开始也被称为“旧城革新运动”。二战后,美国郊区

2、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随着人口迁往郊区,许多经济、社会、环境等负面问题开始出现。新城市主义旨在遏止城市蔓延,找到缓和城市发展与能源、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的途径,带来可持续、高质量的生活。1.1.2新城市主义的特点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2、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

3、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4、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6、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7、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8、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

4、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9、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10、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1.2传统交通规划1.2.1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及表现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加强,居民的经济、文化活动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往往使城市交通总量以数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与此同

5、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出行方便、快捷与舒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轿车正在迅速进入家庭,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机动化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1、交通拥塞严重交通拥塞是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表现在发生范围广且程度严重及拥塞时间延长。据测算,这部分损失约占所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甚至达到-7-10%。2、交通方式落后合理的交通方式构成是充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的基础条件。但我国的交通工具落后,结构单一。3、停车场所紧缺我

6、国停车场问题主要表现在车位不足及分布不合理。结果导致部分车辆占用道路,加重了交通拥塞。4、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300亿吨。届时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小汽车达到10%-15%左右,城市小汽车保有率将达到每千人50辆左右。可见,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今后将进一步激化,城市交通负担将日益增

7、大。5、此外,我国大城市面临的交通问题还有:交通事故频繁;机动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公交车质量和工作人员服务差;自行车“横行霸道”等等。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城市上地的高强度开发和缺乏管理的郊区化,引发了市民出行次数增加和出行距离延长的现象。由于交通供需的不平衡,城市出现交通拥挤现象。由于交通拥挤使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下降,出行时间延误。交通拥挤还导致事故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交通拥挤,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在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占较高的比重。1.1.1对传统交通规划反

8、思20世纪50年代以前,“交通规划”这一词还未出现,也就是没有从理论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通规划”,而一直感性意义的交通规划也只是道路网路规划而已。直到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人的思维逐渐开放,对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开始初步的接触与认识,明白做好城市交通规划最重要的部分是要做好市场的调查与需求的预测,让规划来源于实际,来源于需求。近二十年来,交通学术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上述方法的研究与完善,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传统交通规划在实践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无论怎么样对其过程做修补和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