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

ID:10509830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_第1页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_第2页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_第3页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_第4页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土塬上的候鸟——当代史边缘之麦客研究论文..毕业一把镰刀闯关中的麦客现象是传统农业文明的活化石,是甘肃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用其粗糙的双手,撰写了一部厚重苍凉的西部麦客史⑴。1、写作缘起凡在关中生存之庶民,无论居处乡野或暂寄城镇,从少徂老,每至五黄六月,麦子将熟之时..毕业,总会看到成千上万衣着褴褛的农民肩扛行李,手拎镰刀,徒步前行,由西至东出现在大村小镇的道路之上。在这数十万多数来自甘肃的农友相帮下,经过一个龙口夺食的繁忙夏收,关中农民陶醉于粮食收获的满足之中。而这些被称为麦客的黄土高原上的候鸟

2、或揣着几百元的票子或仅“混了个肚儿圆”,默默地不无留恋地沿来时的千山万水退回到即将进入麦熟期的自个家园去。“麦客是关中夏收的功臣”。他们收割了关中一半川地和约百分之八十山塬地区的麦子,每年麦收将至,关中人便“像盼援兵”一样跑到小集镇上盼麦客⑵。这是前收割机时代关中农村的独特人文景观。然而,相沿五百余年、每年劳动力转移三十余万的麦客,并未得到学界应有之重视。秦晖(2000)称其在看到《麦客》一书书名后,很“有些震撼”,并不无惊讶地自问:“如今还有人记得他们”?⑶汪晖(2004)也颇多感慨:在80年代邵振国小说《麦客》发表后,

3、虽有以此为题的电视剧、长篇通讯,但他“没有见到更多的人的关心”。他感慨道,当我们翻查历史档案、地方志等资料时,但见“朝代更迭、宗族源流、人物华表、官制荒政、烈女贤人、山川水泽”,“没有麦客、客工、赶场的只字片言”。对此,汪晖表示用不着惊奇,从古至今,多是如此。“用老侯(侯登科——笔者注)的话说:‘下苦人’三字就说明了一切”。他强调,在我们的文化源流中,“‘民’和‘人’是大有区别的。”⑷2、研究综述据笔者陋见所及,清代志书乾隆《宝鸡县志》(卷十二)⑸曾提及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现象。《清诗纪事》(嘉庆朝卷)吴振棫所作之古风《麦客行

4、》⑹曾再现甘肃“麦客”涌入陕西“打工”之生活画卷。1925年《新秦日报》有关于“麦客工阶之报道”⑺。当代比较系统追踪或留心这一现象者当提到侯登科、秦晖、汪晖、姬广武以及邵振国诸位。侯登科(1990—2000)集十余年功力追踪并纪实性抓拍麦客原汁原味之生存状态,是当代知识界较早触及这一“不可接触者”群体的人士之一⑻⑼。秦晖称其“有着许多‘名人’所没有的、或已经淡漠了的一颗平民百姓的古道热心,和从底层看社会的深刻洞察力”,并用镜头为当代史、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历史,“一部发生在号称中华文明摇篮、周秦辉煌、汉唐雄风之基的关中大地并

5、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历史,一部事关衣食生存等人类生活基础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历史”⑽。秦晖(2000)较早关注麦客,并于其为侯的摄影集所作之序言中表达了这一关注与思考⑾。汪晖(2004)曾于2000年第10期《读者》杂志上发表了侯登科所摄之数幅黑白照片,并震撼人心地将这一底层民众之艰辛生活画面展示给知识界的所谓精英群体⑿。姬广武(2004)对麦客的渊源流变与今昔生存状况有精到分析⒀。当然,不得不提到邵振国(1984)绘声绘色描写麦客生活与情感的小说《麦客》。《麦客》虽为小说,但在将麦客这一群体作为文化艺术加工之对象方面而言,的确开

6、风气之先。在长期得不到知识界关注的情况下,即或是以小说这样的大学样式聚集麦客,也给关注该群体的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毕竟这一长期雪埋于当代史话语底层的社会群体首次得到以文字表述之机遇与荣宠⒁。3、正文3.1麦客眼里的关中来自贫寒地区的甘肃麦客对富庶关中的歆羡是根植于潜意识之中的,连时下富有的房地产巨富、出生在甘肃天水的潘石屹都坦陈:“无论陕西人如何看我们甘肃人,甘肃心目中八百里秦川的陕西,是富裕的,是诱人的。”并津津乐道家乡之与陕西的“紧密”“联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这个地方是属于陕西,与甘肃省更西北的甘州、肃州的风俗

7、习惯完全不一样,近代才把秦州划分到了甘肃。我们天水的许多语言、风俗、饮食习惯更像陕西,天水与陕西的联系更紧密。秦州人从历史上就是给陕西人当“麦客”,秦州人去当“麦客”时,总是带上一袋的炒面。有麦子割时,吃陕西人的饭,没有活干的日子,就吃自己带的炒面。所以,陕西人把我们秦州人叫“炒面客”,而把整个的甘肃人都叫“洋竽蛋”,因为甘肃人的主要的食物是土豆。”⒂麦客挂在嘴边的“挣钱不挣钱,落个肚子圆——逛世纪哩!”一个“逛”字透露出些许现实变化——也许外面的世界更精彩?⒃一句“逛世事哩”就印证了这一点。赵小罗的父亲是个“老麦客”,那

8、年80岁了,说起赶场来,很有精神:“年轻时,年年跑关中。现在老了,几十年没去了,也不知如今啥世事。想在电视上看看去过的地方,眼窝不行,认不出。”他的话逗得儿孙们哈哈大笑。“笑啥?我赶场时全靠走路,南路翻秦岭,过双石铺,大散关到宝鸡,一走七八天,如今你们谁能服下?”⒄每到麦黄时节,他们带着满脸、满身的风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