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

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

ID:1049667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_第1页
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的论文临证心悟之口舌病治【关键词】口舌病;临证心悟;治疗  1舌伸不缩案  余每诊有个案之病例必录之,以备考据。2004年某日午,笔者接一舌伸不缩案,为8岁男孩,舌伸不缩已2天,经西医治疗后无效而求治于笔者。查见:其舌伸于外约寸余,舌淡白无苔,体胖大无齿痕,口流清涎,神清,言语不爽,唯腹部胀满,余无他症。脉象沉伏。辨证为寒邪作祟、痰涎所为。为速求其功,故以灸法而治,隔姜灸神厥至二柱舌已缩如故。并投以附子理中汤3剂,以培补脾胃、温中散寒祛痰涎,以善其后。  按:舌伸不缩者,古谓之舌纵,

2、又名“拖舌”、“舌长”。其多由舌体失养不收或热邪上攻,神明失主所致。舌纵麻木色淡红,多因气虚;舌纵苔滑腻,流涎不止多痰涎所为;纵而舌坚干者为实热内踞;舌纵而色红暗胀满者,多为痰热内盛,扰于心神;舌伸出近半而唇齿紧闭,神志昏者,乃阴阳离绝或妇人产后中风之候;久病或重病之人见此,多为正气已绝之危候也。而此证因寒邪作祟,而化痰涎,且舌为脾胃之根,腹胀而出,灸神厥穴而温中散寒,寒邪除而自安。  2舌生菌刺案  患者,女,9岁,患有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疡,舌体遍生菌刺,色白,舌质赤,苔微黄,饮食正常,二便正常,外阴

3、未见溃疡面形成。余无他证。脉象细数而微滑。辨证为脾胃湿热、毒邪亢盛,治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投以方药如下:鳖甲15g,杏仁15g,生薏米仁20g,黄芩15g,半夏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金银花15g,土茯苓25g。  3剂水煎服,服至2剂即告知菌刺已愈,溃疡面已渐愈。后又追服3剂以善后。  按:舌为脾胃之根本,舌生菌刺为脾胃湿毒所化生耳,故治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方以半夏泻心汤并三仁汤化裁,药证合拍,其疾自愈。  3口疮案  口疮乃口腔及口角发生糜烂,并呈反复发作

4、而不易治愈的一种病症。笔者于临证中,辨证应用内、外合治之法,疗效甚可,兹录之。  内治法:口疮溃烂,周围疼痛较甚,口角流涎或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为实。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火为主,方选王清任之解毒活血汤加减。脾胃积热者加生石膏、大黄,心火亢盛加生甘草、栀子,溃烂甚者加天花粉、贝母。  口疮较久,周围淡红,疼痛较轻,兼见神疲,五心烦热,少眠多梦,颧红,口干不渴者为虚。又凡口疮六脉虚软或久用寒凉之药而无效者,必是无根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可少佐肉桂引火归原。血虚加当归、熟地,气

5、虚加黄芪、陈皮。  外治法:木耳散:木耳50g焙干研细末,白砂糖50g研细和均,黄芪100g浓煎取汁,与上药调成糊状外敷疮面。以治实火之证。  鸡子黄油:用熟鸡子黄取油,加入鱼肝油汁,外涂溃疡面,以治复发性口疮。  病案1:患者,女,牙龈肿痛,又因与家人争吵而忧闷于心,诱发口疮。查口疮红肿疼痛,苔厚腻,口干渴,喜饮,脉洪数。辨为脾胃郁热,以连翘15g,葛根20g,柴胡10g,当归10g,生地3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5g,生甘草30g,生石膏50g,牛膝15g,天花粉20g,贝

6、母15g,3剂水煎服,并以木耳散外敷。药尽已近痊愈,复投3剂以善后,后随访无复发。  按:解毒活血汤乃解毒与活血法的结合,方中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葛根、柴胡鼓舞胃气,驱邪达表,当归、生地、赤芍凉血除烦,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柴胡、枳壳理气开郁,生石膏泻胃热以生津,天花粉、贝母敛疮生肌。因此,此法适用于口疮属实证者。外敷木耳散,以解毒邪,敛疮生肌,且黄芪又具有促进溃疡面愈合之功。  病案2:患者,女,年60余,以口疮多年不愈来诊,查其面色萎黄,声怯无力,失眠多梦,口疮色淡,疼痛轻,舌红,曾有长期服用抗生

7、素史,六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盛,随投以知柏地黄汤加味,肉桂10g,生甘草30g,双花20g,黄芪20g。5剂水煎服,外涂蛋黄油。前后计20余剂乃愈,嘱其以知柏地黄丸善后,并常以鱼肝油汁外涂。  按:该患长年口疮不愈,乃阴虚之证也,故以知柏地黄汤治之,滋阴降火。佐肉桂以引火归原,生甘草、双花清解毒邪,黄芪补气养血而促近溃疡面之愈合。蛋黄油和鱼肝油汁可养阴生津、敛疮促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