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

ID:10472201

大小:9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_第1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_第2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_第3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_第4页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人与自然的断想论文.freelateriality),其“精神性”(spirituality)便较少。相应地,便不能充分体现主体性。反过来说,距离物质性较远的精神存在才能比较充分地体现主体性。简言之,“物质性”与主体性成反比,“精神性”与“主体性”成正比。如果这种思路不全荒谬的话,我们就以此来照察一下科技能力的“精神性”、“物质性”究竟如何。科技能力实际上是人之知性(understanding)能力。弗·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之说,就是指人的知性而言的。而知性具体表现为人的归纳、演绎等推理能力。这种精神存在,与感觉、知觉等意识相较,距离物质性的存在是相当远的。因为它不是来自外物

2、的直接作用,不是物质世界的当下“印痕”,有高度的普遍性、恒定性。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此种能力是人固有的先验能力。人的口味、情感可能各不相同,但“A=A”、“1+1=2”这样的逻辑、数学律则却是普遍有效的。因此,知性的“精神性”相当高(2),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人的主体性。不过知性仍有相当大的“物质性”、“惰性”。知性乃人之认知能力,它的基本职能是照察外在世界,以攀缘、计度外物为能事。佛教哲学将其称为“遍计执性”,义为“周遍地计度外物并执持不放”。所以知性只能帮助我们创造物质财富。此外,知性对事物只有认知作用,并不能从其自身发出动力,改造事物。改造事物的动力来自人的意志或欲望。知

3、识不能为自己决定作用方向,只能起工具性的作用。我可以利用核子技术发展原子能为人类造福,别人也可以利用同一技术制造原子弹,为人类造孽。所以知性、知识被称为“工具理性”。鉴于此,以知性为依托的科技知识,不是崇高意志的直接表现,不能发挥人的灵性,只能帮助我们改造物质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它尚不具有充分的“精神性”来表现人的主体性。能真正表现人的主体性的是人的不被外物“牵着鼻子走”的“定力”,能从纷繁的物欲诱惑中抽脱出来的超拔意志。从正面说,人之主体性最终表现在对生命本真的追寻和终极关切上。为什么说追寻生命本真和终极关切才是主体性的最终体现,这很难找出“科学根据”,给以逻辑上的论

4、证。因为,这类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逻辑问题,而是属于“形上学”问题、“玄学”问题。因而,很难回答。不过也不是不能给予一些暗示。我们可以从反面问一下,锦衣玉食,安富尊容,有多大意义?即便“纡青拖紫,朱丹其毂”,又有多大意义?当然,若是分内所得,不是没有意义。但是,由于这些基本上是在“小我”周围打转转儿,拘于生理上的、心理上的需求,没有上升到“大我”,触及超越层次,所以其意义非常有限。古往今来的圣哲伟人,大都是对宇宙人生有深切关怀的人。如果要有什么证据的话,这就是有力的证据。孟子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3)。唯世俗利禄是务的人是不能成为人生楷模的。主张追求生命本真,超

5、脱物欲的束缚,并不一定要成为头陀行者,不食人间烟火。只要能“入得去,出得来”,不为所困,就是不失其主体性的人。而且,也唯有如此,才是真正不失其主体性的人。当今社会,以“物欲横流”形容之,恐怕不为失当。墨吏的腐败不可救药,市场中的明坑暗阱防不胜防,诲淫诲盗现象触目惊心。不少人一头扎进声色货利之海中,淈泥扬波,奔突决骤,灯红酒绿,醉眼朦胧,哪里知道有什么生命问题、不朽问题、意义问题?一切价值都被约化为利欲!主体性与道德意识同体相连,主体性的迷失必然带来道德沦丧。当今的人们完全成了利欲的俘虏,根本不再顾忌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完全忘记了道德问题的存在。损人利己,恬然不怍。投机取巧,心安理

6、得。诡谲奸诈道是精明,心狠手辣谓为能干。不少人已沦为非类而无动于衷。与环境病变相比,精神病变的严重性毫不逊色。前者消蚀着我们的肉体,后者消蚀着我们的精神。肉体、精神交相危机,后果不堪设想。四悖论:顺应自然与违背自然之间环境病变和精神病变,此两者都是违背自然的。环境病变是违背自然的,这层道理想必“妇孺皆知”。因为,阳光、空气、山林、河海、土地及生活其中的各种动植物,就是自然的主要内容。精神病变是违背自然的,这层道理并不那么一目了然。不过,它同样是真实不虚的。如果精神的确是自然界进化到某个阶段的产物,源于自然界,被自然界决定着,自身并无独立性、超越性,那么,精神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物,它

7、的病变本身就是自然病变,当然是违背自然的。如果精神是人或天地间本有的灵明,有其恒久性、超越性,也就是说,也是“天造地设”的,那么,从“本来如此”这层意义上讲,它与山河大地是一样的。“本来如此”的东西,就是出自“自然”的东西。扭曲它,也就是扭曲自然。此外,精神病变最终会酿成物质世界的病变。精神上的不健康会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现在已成常识。数十年前,我们国家指导精神出现错乱,不仅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劫难,而且使我们的自然环境也遭受到粗暴的践踏。小到一己之身,大到泱泱邦国,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