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

ID:10465915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_第1页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_第2页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_第3页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_第4页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论文摘要: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从不忽视职业教育的角度反观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在中国教育传统和外来教育影响的交变作用下,它经历着教育认识的嬗递与变革、教育方术的发展与富集、教育本体的颠覆与摘要: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从不忽视职业教育的角度反观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在中国教育传统和外来教育影响的交变作用下,它经历着教育认识的嬗递与变革、教育方术的发展与富集、教育本体的颠覆与重构的巨大变化过程。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整体演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认识这个过程,对于正确把握我国教育

2、的发展规律、创造出新世纪全面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发展需要,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教育;教育认识;教育方术;教育本体;反思;变革;嬗递站在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反观中国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事关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领域尤其如此。其实,在世纪之交,教育界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如叶澜①、王策三②、钟启泉③、项贤明④等)都在从事这件工作,累有大作问世,并在论述中表现出足够的厚重与高远。各家虽观点反

3、差很大,但其关注点多在普通教育领域,而且有些是专门论述“教育学”而非论述“教育”的。作为现代教育重要一翼、受众良多的职业教育在各家之论中均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职教界更是鲜有此类文章发表。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高校教师和学报编辑,笔者结合自己所处职业、行业、工作领域、涉猎范围,试从不忽视职业教育的角度,对自己置身其中的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这一社会历史活动在过去的世纪乃至更久远年代的发展变化历程进行反思。笔者认为,以20世纪为中心的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有以下3条明显的轨迹:一、教育认识的嬗递与变革(一)传统与变奏认识是行为的

4、先导。对于教育,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有着自己特有的观点、理念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特有的主流教育认识,并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形成一种传统。这种教育认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教育的建构和变革,赋予其鲜明的体制特征。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关键性的教育概念,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传统,使之逐步形成了一种主流的教育认识。这种认识富有整体性、辩证性,重视认知、理解和感化,在启迪心智、破除蒙昧,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繁荣文学艺术、推动学术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

5、义,但是也形成了一些倚轻倚重的偏向,如“重知轻技”、“重道轻器”,重学问义理、轻方法技术,重无形的规律事理、轻有形的具体事物,重劳心做官、轻劳力做事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儒家的圣人孔子,在从事教育活动时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倾向及其自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形象特征,亚圣孟轲在创立社会分工学说时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及其广泛传播,使这种观念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劳心者”、“人仕者”(即统治人才、官吏和绅士),而可以罔顾其他。其实,纵观世界教育

6、思想史,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西方,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全部心理的基础,把心理过程归结为认知过程等——“主知说”,在教育思想领域长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中国,这种观念的影响更具有全局性和全方位性。显然,今天看来,这种观念是十分偏颇的。这种观念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又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明清以降“八股取士”制度的愈演愈烈,被以狭隘的“知识应试”制度加以强化。它虽然基本上适应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社会环境,但却不利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7、违背各类社会成员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遂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痼疾,禁锢了千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导致中国在近代世界社会历史变革中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民族危机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具有启蒙、开拓精神的思想家对中国落后的教育和社会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发出了富有时代震撼力和历史穿透力的变革呼喊。近代思想家龚自珍在他著名的《己亥杂诗》中慨然吟诵道:“九州大地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封建社会末期一位头脑最为清醒的哲人对当时社会条件下束缚中华民族伟大教育创造力

8、的传统教育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也是对未来时代能够激发中华民族伟大教育创造力的先进教育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强烈呼唤。19世纪末年,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向清廷提出“请废八股”的奏折,作为发起戊戌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变革意识。这些20世纪到来之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