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

ID:10460456

大小:1.73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_第1页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_第2页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_第3页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中西建筑美学比较[摘要]由于中西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中西建筑按着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在发展,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建筑风格。[关键词]文化差异;建筑材料;单体构成;空间布局中西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环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族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美学特征及处理方法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筑材料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

2、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以致门窗面积相对较少,承重结构以墙体为主,形成了较为沉重雄伟的印象。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图1埃及金字塔图2古希腊神庙图3古罗马的斗兽场图4中世纪欧洲的教堂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结构作为承重体系的,因此墙体不起承重作用,只有围护功能,这样门窗可以开得很大,甚至可以在正面和背面全部做成门窗,以取得图5中国木构架建筑轻快华美的效果。2、建筑的单体构成在建筑单体的构成上可以见出“绘画”式和“雕刻”式的差别。西方建筑中的雕刻是由面构成的

3、:如罗马潘泰翁是半个皮球似的曲面穹顶放在桶状的圆壁上,它的外表面上就没有什么线,内墙面上有垂直和水平的分划,只是把这庞然大桶装点得丰富一些而已。线在西方建图6罗马潘泰翁筑构图中不起重要作用,它或者只是面的转折形成的轮廓,或者只具装饰性的意义,具有偶然性。中国建筑则由线构成,柱,梁、额、桁、枋、椽,拱,在宏观上都可以视作为线,这些线的交织网罗就构成建筑。线不是可有可无的、偶然的,它就是必不可少的结构本身。它虽然也具有装饰美,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图7线构成示意图合乎材料本性和力学逻辑的结构美。3、建筑的空间布局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式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

4、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图8明十三陵图9曲阜孔庙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它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

5、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比如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达137米。这庄严雄浑的建筑物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了先进的科图10圣彼得大教堂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4、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建筑大多能因地制宜,依山之势,傍水之旁,主动地把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对自身的肯定:寺既藏于深山,寺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更加辽阔,更加不朽。图11山中寺院西方建筑则不然,它借助于墙和屋

6、顶,造成一个自足自立的存在,它是放射的,以不凡的形象高傲地鄙视自然。在欧洲城堡里常常会耸起一些高高低低的塔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生怕人们忽视了它们。欧洲建筑不重视和自然的渗透调和而更看重和自图12高低塔楼然的对比,人的力量显示得更加突出。[结束语]:建筑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空间文化形态的展现,是人类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把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美学语汇进行的营造。中西建筑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走出一条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刘郭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2]王

7、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意]马里奥.布萨利:《东方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倪建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5][英]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