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

ID:10453125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_第1页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_第2页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_第3页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_第4页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环境史多学科研究.freelalaria),由蚊虫传播疟原虫引发。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认为瘴气病还包含了伤寒,瘴气是综合性疾病,这些人除中医外,多是20世纪50年代后开发瘴区时的疟疾防治工作者。正是由于中、西医的不同观点,使研究者在科学的旗帜下争论、徘徊了近90余年的时间,依然没有定论。由于文献及文本的记载大多只涉及瘴气分布的大致区域、瘴区的气候及地理、生态环境状况、瘴气病的大致症状等,不仅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困扰,也给非瘴气区普通民众的瘴气认知带来障碍,出现了认知误区。这种认知误区源自于非瘴气区的民众(大多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大部分没有接触和经历过瘴气,道听途说之后,

2、理所当然地认为瘴气就是毒气、沼气、高原反应,是北方人到南方后的水土不服,是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误将彩虹说成是瘴气等。这类认知存在诸多错误及显而易见的局限,首先是瘴气区的模糊性问题,一般认为瘴气存在于荒芜的边疆民族地区,但在这些地区的哪个区域、哪个位置却不甚明确。其次是瘴气认知多为直观、抽象的印象,即瘴区是征战和充军发配之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不毛之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再次,瘴气影响的认知结果是简单、片面的,只知道瘴气会置人于死地、到瘴气区会九死一生,其原因及瘴气死亡率、瘴气对本地人及外地人的影响是否一致等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的理性思考。同时,瘴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也多是模糊、不

3、清楚的。很多似是而非的记载,对科学、准确的瘴气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束缚,不仅不能提供充足、科学的证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研究者对生物本质的探讨和生态环境及其疾病的研究停留在表面层次,使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环境疾病,未能在中国学术界及医学界有客观准确的认识。在瘴气存在时期的记载及研究,因为缺乏实地的探索及实践,未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瘴气消失后的研究者依靠文本及文献进行的研究,难免就存在抽象及笼统之处。目前对瘴气主要进行了5个方面的研究:瘴气是文化、地理概念,以龚胜生、张文等为代表;瘴气是疟疾、流行病、地方病、地理环境疾病,以范家伟、萧璠等为代表;瘴气是文化心理层面的意象

4、,以左鹏为代表;瘴气是毒气,以吴长庚、金强、陈文源等为代表;瘴气(冷瘴)是高原反应,以邓锐龄、丁玲辉、冯汉镛、于赓哲、左鹏等为代表。②研究者在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了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知识、理论及方法,从疾病、社会、经济开发、文化等视角进行理性、全面的分析,使瘴气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但这些研究及结论多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及思考范式,对瘴气本质进行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真实面目还未被探知。研究者多只从各自学科视角进行研究,结论难免单一,这就显出了文献及文本资料在瘴气研究中的局限。瘴气作为一定历史时空下的范畴及概念,其内涵是复杂的,不仅是个史学范畴的名词、文化符号、地理空间

5、的代称或疾病的概念,还是个涉及医学、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名词。③故据文献及跨学科文本资料得出的研究结论依然存在片面之处,说明瘴气的研究方法亟待拓展及深入。若研究者一味地专注于文献,并只在瘴气文献的海洋里搏击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走进了文献组合及拼装的误区。故对瘴气进行的研究,无疑是环境史(环境疾病史)研究中必须使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才能获得客观结论的典型例证。但瘴气研究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仅靠文字资料或多学科的文本资料及其研究方法,很难在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一些常见的瘴气认知误区的研究中有实质性突破及进展,也很难得出科学

6、、合理的结论。目前的瘴气研究缺失了三种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法、民族史研究法及非文字史料发掘研究法。其中,田野调查法及非文字史料发掘法是缺失较为严重的两种研究方法。瘴气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很多地区的瘴气存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80年代,其中很多人见过、经历过瘴气的影响、发病具体症状、产生区域等,至少听祖辈父辈说起过瘴气,若在文献基础上发掘此类资料,对瘴气研究无疑会有推动及助益。瘴气研究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方法的拓展及其对史料内涵的重新界定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到瘴区进行长期、广泛的田野调查及访谈,将研究方法从前期的文本研究转向到文本与田野的、非文字资料

7、结合之后,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瘴气与彩虹的关系、瘴气与水土不服的关系、瘴气与高原反应的问题、瘴气与现当代疾病的对应关系等,就有了突破的空间和余地,研究结论离历史时期瘴气的真相就更近了一步。三、田野调查及非文字资料对文献的补充从田野调查中可知,很多瘴区民众对瘴气有很深入细致的了解,这些了解多属于文本及文献未记载的、尚在流传的民间口述史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瘴区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民族关系等情况的真实记录。这种非文字的口传史料,虽然也存在偏颇之处,但对完善及深入的学术研究而言,却具有尤其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意义。田野调查及非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