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

ID:10448024

大小:7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6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_第1页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_第2页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_第3页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_第4页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论文..毕业六朝①尽管时间较短,战乱迭起,却是秦汉以来中古伎乐传承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以建康(今南京)为政治中心的东晋及南朝,不仅是秦汉以来中国传统乐舞保存发展的重镇,也是西曲、吴歌汇融结合于清商乐舞的枢纽。东晋南朝宫廷和世家大族,发挥了引领清商乐舞兴旺繁荣的核心作用,使宫廷和世家大族庭院成为时代乐舞活动的中心,为“九代遗声”保存和发展..毕业,为中古伎乐的成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系统探讨这一时期丰富、繁多的宫廷音乐生活,则显得尤为重要。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多样,内容繁杂,现逐一归类、

2、辨析、考证一、祭祀性音乐活动《礼记·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历代帝王立国,都要制礼作乐,并把它与安国治邦等同,即“功成作乐”,借此以显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宫廷制定礼乐首重雅乐,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郊庙祭祀,一是仪典朝会。由于皇帝自称“天子”,要显示自己“奉天承运”,就要祭祀天地祖先,因而“飨祖考,祭四望”成为皇权统治者的重大事件,也是儒家以礼治国观念的体现。《宋书·礼一》卷十四《志第四》云:夫有国有家者,礼仪之用尚矣。然而历代损益,每有不同,非务相改,随时

3、之宜故也。汉文以人情季薄,国丧革三年之纪;光武以中兴崇俭,七庙有共堂之制;魏祖以侈惑宜矫,终敛去袭称之数;晋武以丘郊不异,二至并南北之祀。互相即袭,以讫于今,岂三代之典不存哉,取其应时之变而已。可见,祭祀之乐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在六朝也有其特殊性。做不到《乐记》所说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便因袭旧制,取其应时之变而已。因此,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代结合,与社会政治环境结合,成为这一时期祭祀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六朝各时期都重视宫廷祭祀之乐,“乐以娱神,不可废也”。史书虽不见东吴有专门的祭祀之乐,但晋·陆机《孙权诔》指出,孙

4、权时,宫廷礼乐活动“《肆夏》在庙,《云翘》承机”。(《宋书》卷十九)《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十四亦载吴主孙休薨,葬明陵,其子孙皓拜庙荐祭,以《神弦乐》施于宗庙,“比七日三祭,倡伎昼夜娱乐”。而这接连七日,每日三祭的乐舞活动除了表演百戏及南方民间自有祭祀乐舞《神弦乐》之外,很难说没有《肆夏》、《云翘》之类郊庙雅乐登歌。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立郊祀仪。成帝咸康四年(338),臣下奏称:“非祭祀宴飨,则无设乐之制。”(《晋书·礼下》卷二一)说明东晋祭祀用乐已经制度化。永初元年(420)七月,宋武帝刚即位,就诏太常郑鲜之

5、、黄门侍郎王韶之制定庙祀雅乐,并合施用。《南朝宋会要·乐》载文帝元嘉十八年(441),朝廷议二郊(南郊、北郊)应奏登歌及宗庙乐舞之事,但因军事活动未能实现。直到元嘉二十二年(445),南郊始设登歌,由御史中丞颜延之造歌诗。齐武帝则立治礼学士及相关职局,以便“因集前代,撰治五礼”及“郊庙痒序之仪。”(《南齐书·礼上》卷九)更有甚者,宋升明中(477-479),萧道成为齐王时(未登基),已令司空祝渊造太庙登歌二章,用于庙堂。(《南朝齐会要·乐·郊庙雅乐》)梁氏之初,乐缘齐旧,梁武帝即定郊庙雅乐。由于武帝素善音律,又思弘古

6、乐,详悉旧事,遂自定礼乐。(《晋书·礼下》卷二一)陈武帝立国之初下诏访求宋齐旧制度,确立郊庙雅乐,均用梁乐,只是改动了七室舞辞。(《晋书礼下》卷二一)据考证,属“五礼”之吉礼的宫廷祭祀乐舞活动,主要包括圆丘、大雩、明堂等44类②。六朝时主要运用于两方面:1、郊庙明堂中的音乐活动郊庙是祭祀天地、太庙(祖宗)的活动。所用音乐,《乐府诗集》指出为“郊祀天地之乐歌”、“祀太庙之乐歌”,以接人神之欢。汉明帝分乐为四品,第一品《大予乐》就是“典郊庙上陵之乐”,足见其地位的重要。具体内容有:第一、郊庙乐歌。即南郊乐歌和北郊乐歌。南

7、、北二郊祭祀,是历代立国制礼的首要仪制,也是皇族最为重视的礼乐活动。用乐一般有《夕牲歌》、《迎送神歌》及《飨神歌》,但在具体曲目上,六朝各有区别,南北郊亦有不同。第二、明堂乐歌。明堂用乐除《夕牲歌》、《飨神歌》与南北郊相同外,还包括《天郊飨神歌》、《地郊飨神歌》、《明堂飨神歌》。第三、雩祭乐歌。雩祭实为明堂活动之一,《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但六朝并非代代具备此祭,所用乐曲也与明堂迥异,因此,《乐府诗集》将其单独归类。雩祭活动中的音乐,有《迎神歌》、《歌白帝》、《歌黑帝》、《送神歌》等。(《乐府诗集

8、》卷三,郊庙歌辞三)第四、太庙乐歌。在太庙举行的主要是祭祀祖考的仪式活动,六朝、尤其是南齐,对太庙乐歌非常重视。史载齐武帝萧道成未登基时,就诏令乐工造太庙乐歌。太庙用乐有《肃咸乐》、《引牲乐》、《嘉荐乐》、《肆夏乐》、《休成乐》等。第五、小庙乐歌。《隋书·礼仪志》曰:“梁又有小庙,太祖太夫人庙也。非嫡,故别立庙。皇帝每祭太庙讫,诣小庙,亦以一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