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ID:10446394

大小: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1页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2页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1)善于移情,对象感强(2)语言功底深,口才流利,善于言辞(3)声音条件好,音质音色俱佳(4)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临场反映迅速、准确(5)有驾驭、控制、引导、组织整台节目的能力(6)有魅力、有个性、能吸引受众。2、什么叫移情?它在播音员主持人活动中的作用的什么?两种含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感情绪;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作用:(1)移情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加深对新闻素材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2)移情有助于激发播音员与主持人的丰富想象,达到自我与他人共享情感的目的,满足听观

2、众情感交流的需要。(3)移情有助于播音员与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状态。移情有助于情景再现和真实情感表达。3、什么叫应变?应变的生理、心理机制是什么?怎样从创造思维的三个特性方面来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1)应变又叫随机应变,意思是能随着(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其实质是活动主体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思维的外化。(2)衡量人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应时”。即反应时间,指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3)创造性思维三特征: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应变,是一个先天素质(神经系统自

3、身)和后天的训练(学习和实践)的合金。二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勤能补拙就是明证。重视知识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用心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强弱既与先天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训练,其重点是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应该这样进行训练:经常参加辩论会、作文比赛、即兴发言、演讲活动,努力提高临场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本途径:平时刻苦努力,在思想、业务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涉及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形成较优化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定势。4、什么叫魅力?播音员

4、主持人怎样才能使自己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力量,是美的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吸引力:相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沟通和引导的能力是很有魅力的素质。需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1)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的关系应以主持人节目为主,主持人不应喧宾夺主(2)“我”的个性与媒介角色的共性的关系既代表媒介出场又有鲜明的个性(3)话筒(镜头)前的“我”和生活中的“我”的关系在屏幕上是受众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为人师表。5、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现象。研究

5、对象主要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体包括:(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2)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媒介沟通、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相互渗透的环境里,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3)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的生理和心理机制。6、为什么说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前提?理论任务:探讨新闻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正确阐述理解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及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实践任务:探讨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推动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的承

6、担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7、你怎样理解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指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客观性原则,切忌主观臆想。(2)整体性原则:把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优点是全方位、多角度。把心理活动本身又视为不同水平的自动调节系统,注重在主客体相互联系中进行分析。(3)发展性原则:随着时代变迁,受众需求、兴趣、审美观、价值观、求知欲和心理承受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也是其研究课题。(4)扬弃的原则:新闻学和心理学在我国都是舶来品,由于国情不同,人的心理

7、特点的殊异,再借鉴时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8、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你采用过何种研究方法?你对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有何认识?具体的研究方法:(1)定性研究:基于形而上学思辨的传统,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多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2)定量(实证)研究: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实验法、调查法、内容分析。(3)质的研究:以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

8、究对象互动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观察法、实物分析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