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ID:10444477

大小:10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06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_第1页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_第2页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_第3页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_第4页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思《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缁衣》在郭店和上博简中两次出现,证明其确为战国时的作品且在当时流传较广,同时也使南朝沈约“《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见《隋书·音乐志》)的说法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从而在文献的使用上为《缁衣》等篇扫清了障碍。不过,由于《缁衣》、《表记》、《坊记》三篇皆以“子曰”的形式出现,由此却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缁衣》等篇中的“子曰”究竟属于谁的言论?反映的是谁的思想?是孔子的,还是子思本人的?对于这一问题,学者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一些学者认为《缁衣》等篇中的“子曰”为子思曰,但另有学者极力主张,“《缁衣》诸篇的‘子曰’,当系孔子曰

2、,而非子思或公孙尼子所曰,记录的是孔子之学。”[①]考虑到先秦儒家典籍中除《论语》外尚有大量的“子曰”存在,而这些“子曰”的性质、归属往往又是颇有争议的问题。这样,对《缁衣》等篇中“子曰”的考察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影响到对《缁衣》、《表记》、《坊记》三篇的认识和理解,还关涉到早期儒学的思想演变、学术传播及表达形式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一、《缁衣》、《表记》、《坊记》中“子曰”的问题今本《缁衣》、《表记》、《坊记》三篇,文体基本相似,除首章始以“子言之曰”外,其余各章一般用“子曰”或“子云”。如《缁衣》24章,首章用“子言之曰”,其余各章均用“子曰”。孔颖达曰:“此篇凡二十四章,唯此云‘子

3、言之曰’,余二十三章皆云‘子曰’,以篇首宜异故也。”(《礼记正义》卷五十五)认为首章用“子言之曰”是因为处于篇首开端,与其它各章应有所区别。又如《坊记》39章,首章用“子言之曰”,其余各章均用“子云”。孔颖达曰:“此篇凡三十九章,此下三十八章悉言‘子云’,唯此一章称‘子言之’者,以是诸章之首,一篇总要,故重之,特称‘子言之’也。余章其意稍轻,故皆云‘子云’也。诸书皆称‘子曰’,唯此一篇皆言‘子云’,是录记者意异,无义例也。”(《礼记正义》卷五十一)认为首章的“子言之曰”有概括文意,突出、强调的作用。至于它书皆称“子曰”,惟独此一篇称“子云”,是由于记录者体例不统一造成的。稍显特殊的是《表记》

4、,该篇共55章,除首章外,其它各章始以“子言子曰”者另有7处。孔颖达曰:“称‘子言之’凡有八所,皇氏云:‘皆是发端起义,事之头首,记者详之,称“子言之”,若于“子言之”下,更广开其事或曲说其理,则直称“子曰”。’今检上下体例,或如皇氏之言。”(《礼记正义》卷五十四)所以,今本《表记》中“子言子”凡8见,多为发端起义,提要各层大义之文。当然,《表记》的分层未必完全合理,有学者对此曾提出疑义,这或许由于错简所致,或由于“传写之误”。[②]对于《缁衣》、《表记》、《坊记》三篇中的“子曰”,学者一般认为是“孔子曰”,但也并非没有疑义。唐人欧阳修曾提出,“‘子曰’者,讲师之言也。”(《易童子问》卷三)

5、认为“子曰”不独孔子之语,其他诸子、学者的言论亦可称“子曰”。欧阳修此说,主要是针对《易传》,尚不涉及《缁衣》等篇中“子曰”的问题,以后有学者则进一步提出《缁衣》等篇中的“子曰”为子思之言,而非孔子之言。如胡玉缙曾“疑所称‘子云’、‘子曰’、‘子言之’者,皆子思之言。故《坊记》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两句,以《论语》为别”[③]。清代学者邵晋涵、黄以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缁衣》、《表记》、《坊记》三篇中的“子言之”为子思之语,而“子云”、“子曰”为孔子语也。如黄以周《子思•内篇》卷三《表记》说:“凡曰‘子言之’者,皆子思子之言,表明其恉趣之所在。……‘子言之’与‘子曰’必两人之言。

6、而‘子曰’为夫子语,则‘子言之’为子思子语,更何疑乎?”当代学者中也有持这种看法者。[④]按,《缁衣》等篇中的“子曰”应为“孔子曰”,而非“子思曰”。郭店本《缁衣》出土后,其首章始以“夫子曰”,以下各章始以“子曰”,这种称谓体例与今本基本相同,之不过将“子言之”改为了“夫子”。郭店本的章节与今本并不完全相同,其首章实为今本第二章:“夫子曰:好美如好《缁衣》,恶恶如恶《巷伯》,则民咸力而型不顿。《诗》云:‘仪刑文王,万邦作孚。’”现在学者一般认为,郭店本首章由于有“缁衣”二字,符合古代篇名的命名方式,所以更为合理,至于今本首章,则可能是错简所致。不过郭店本与今本在章节分合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的称

7、谓体例却基本相同,说明其首章的“夫子曰”或“子言之”确实是有意为之,它不仅是因为“篇首宜异”,同时可能还有标明身份的作用。试以《缁衣》等篇与《中庸》做一比较,可以发现《中庸》第二章至第二十章上半部分主要以“子曰”的形式出现,与《缁衣》等篇体例十分相似;而《中庸》第一章及第二十章下半部分以下主要为议论体,与《缁衣》等篇存在较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今本《中庸》包括了子思两篇独立的作品,其中前一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