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

ID:1042007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_第1页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_第2页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_第3页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_第4页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应用【摘要】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其目的是实现以循证的观念进行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目标,将循证护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可针对不同人群、疾病、遵循证据,有的放矢地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恢复[1]。我科从2009年10月开始在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中进行循证护理的研究探索。在儿科护理中,坚持做好心理护理,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完善整体护理的需要,更是每个合格的儿科护士做好各项工作的前题。�【关键词】循征护理;儿科;心理护理1评估病情,提出问题�根据疾病、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家庭状况及社会状况的不

2、同,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需要进行评估,循证得知:�1.1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1.1.1焦虑、恐惧3月~7岁患儿主要表现为分离性焦虑,7岁以后担心失去新掌握的知识,忧虑会变成残疾或死亡,疑虑会受到惩罚[1]。恐惧生疏环境,怕医生,怕治疗。�1.1.2防卫性应对6以3~6岁患儿多见,此期患儿住院后存在的问题:分离性焦虑、惧怕陌生环境、惧怕身体完整性受到损坏。学龄前儿童开始应用防卫机制以应对住院这一危机,他患儿哭闹时,他们极力反抗,要求回家,拒绝治疗等。�1.1.3不合作以1~3岁患儿多见,表现明显任性、违拗性,对新环境及治疗产生畏惧心理感到受到束缚

3、,表现出羞怯、疑虑产生不合作反抗情绪。�1.1.4婴儿行为改变表现为分离性焦虑如:哭叫、寻母、避开和拒绝生人,住院时间长还可表现为抑郁、呆板、不活泼、表情淡漠。�1.1.5睡眠形态改变各年龄段均有,主要是睡眠时间及质量的改变,患儿表现为睡眠不实,哭闹,睡眠时间明显缩短等。�1.1.6知识缺乏主要是7岁以上的患儿,忧虑会变成残疾或死亡,疑虑会受到惩罚而隐瞒与否认疾病[2]。�1.2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1.2.1紧张、焦虑和抑郁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为了得到肯定答案反复追问医护人员,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所管的床位,希望医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肯定性的推测,不安心治

4、疗而要求提前出院等。�1.2.2恐惧及缺乏安全感6家长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由于心疼患儿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恐惧,表现为拒绝患儿接受某些检查和治疗或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躲开。�1.2.3怀疑和敌对对疾病的不了解、患儿病情恢复较慢常引起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案和医护水平的怀疑,甚至出现敌对情绪,表现为拒绝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已的方法,找相关医疗书籍同诊断和治疗进行对比。�1.2.4容忍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歉疚感,于是对

5、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1.2.5同病相怜感表现为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长期住院患儿的家长;而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长期住院患儿家长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2循症支持�根据以上问题,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评价,确定了结论。�3具体实施护理措施�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加安全感,使患儿充分表达其情绪反应。�3.1.2减轻分离焦虑鼓励父母陪伴及照顾患儿,护士尽量固定、连续护理。允许患儿留下心爱的玩具及物品,协助患儿保持与家庭以外的接触:电话、书信

6、保持联系。� 63.1.3提供适当的感观刺激较小的患儿可摸触,拥抱等,较大患儿可鼓励其布置床旁周围环境,贴上自己的图案,吊折纸及问候卡。�3.1.4减少控制感的丧失尽量取得合作,减少身体上的约束。在日常活动方面提供可选择活动内容,执行治疗时给予患儿部分选择权。�3.1.5减轻疼痛反应及不适侵入性治疗前,应有一定的解释减轻恐惧,治疗中给予患儿适当的机会参与并注意转移注意力。�3.2.1对家长紧张、焦虑和抑郁心理的护理患儿入院后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房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并对主管医护人员进行介绍,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通过对家长进行知识宣教、

7、介绍病因、病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诊治及护理措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同时护士还应加强巡视,及时解决患儿及家长出现的各种问题。�3.2.2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6对疾病的预后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能够有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因检查和治疗引起的恐怖,应主动介绍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切忌说一些让家长不信任的话,如穿刺时说“试试看”,并提高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水平。�3.2.3对家长怀疑与敌对心理的护理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

8、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