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ID:10408153

大小:10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6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1页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2页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3页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4页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4:荔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一、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荔枝属于典型的热带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集中在北纬22º-24º30ˊ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和最多的国家,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荔枝属于珍稀水果,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对优质热带水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荔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成为热区新兴的一大特色水果产业。近年来,荔枝产业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位居世界首

2、位。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区域广阔,有着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具有发展荔枝生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80年代以前,我国荔枝生产发展缓慢,种植面积不足5万公顷,平均年产量仅6万吨左右,荔枝鲜果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后,荔枝产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我国荔枝生产发展迅猛。90年代末,荔枝生产面积扩展速度逐渐放缓,进入了巩固提高阶段。2005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58万公顷,年产量144.61万吨。种植面积比80年代初增长了12倍,产量增长了26

3、倍。目前,我国荔枝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分别约占世界荔枝总面积及总产量的80%和75%,成为全球闻名遐迩的荔枝主产国。2、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荔枝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区域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四川、云南、贵州和浙江九省(区),粤、桂、闽、琼四省(区)荔枝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占我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8%以上,其中广东27.81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47.9%;广西22.16万公顷,占38.2%;福建3.81万公顷,占6%;海南3.12万公顷,占5.4%。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种迅速得到发展,形成了海南特

4、早熟产区、粤桂西南部的早熟产区,粤桂中部的中熟产区和粤东闽南的迟熟产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0%,其中妃子笑、白糖罂、白腊、糯米糍、桂味、双肩玉荷包等名优品种栽培面积的比重从80年代以前不到10%上升为目前的50%左右,荔枝名优品种的产量逐年增加,目前约占总产量的75%左右。3、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荔枝早结丰产稳产综合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应用,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荔枝鲜果贮藏保鲜、包装、贮运和果品深加工等科学技术的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运用先进的采后

5、处理技术设施,在冷链条件下实现了荔枝保鲜贮藏和远途运输的成功,荔枝鲜果远销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产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贸易稳步上升。我国热区荔枝产业发展迅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化进程加快,荔枝出口贸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荔枝出口4051吨,2004年出口9652吨,2005年出口10033吨,外销主要市场有港澳、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荔枝在国际市场上约占50%—60%的份额。(二)主要问题1、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流通及市场开拓比较薄弱。我国荔枝生产总体上

6、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多为分散的农户或家庭式农场,大部分果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生产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生产管理水平不高,果园投产迟、单产低、果品质量不高,其次是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品牌产品,出口企业少且规模小,实力弱,抵御出口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不强。其三是荔枝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等问题比较突出,荔枝销售价格明显趋于下降,在丰收之年有时会出现结构性和季节性的产品滞销,影响农民收入和对生产管理的信心。2、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仍有待加强。我国荔枝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荔枝出

7、口企业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出口企业已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在大多数农村尚未实施标准化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植物激素、保鲜药物等生产投入品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3、产品采后处理设施投入不足,出口遭受进口国的技术壁垒限制。荔枝上市期较集中,现有的果园采后预冷处理、果品包装、保鲜、贮运及加工和销售等产后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远远未满足收获期集中批量的荔枝贮运、保鲜和加工实际需求,特别是保鲜荔枝运抵终端市场之后的货架期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发达国家不

8、断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抬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门槛。直接影响了我国荔枝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一)市场前景分析1、荔枝鲜果贸易、消费持续增长。荔枝生产主要在中国、印度、泰国、越南、孟加拉、尼泊尔和澳大利亚等国,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绝大多数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