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0130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债权人治理与企业财务困境的防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债权人治理与企业财务困境的防范论文.freelson,1988)。现实中,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是通过受法律保护的破产程序进行的,包括清算和重组两种处理方式。清算是把企业的资产拆开卖掉,收益按照债权的优先序列分配;重组是由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提出方案,如果重组的价值大于清算的价值,破产企业可能被重组。我国《破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债权人在客户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境况下,享有对财务困境企业较为优先的控制权。但这种针对财务困境已经发生的事后赔付机制,在债权人和客户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所处获赔序列实况以及客户企业所在地方政府的地域保护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并不能使债权人有效地享有相关权益。而在公司
2、治理中引入债权人治理机制,从事后的权益索取延伸到事前和事中对企业财务困境予以防范,有利于实现并维护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制衡机制,完善企业的财务治理,极大地保障债权人在企业应享有的各项权益。二、债权人治理的国际实践及启示债权人治理的重点是让债权人参与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债权人和经营者、股东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最终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和企业效率的提升(苏正建等,2006)。债权人治理机制在国外的实践早已有所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主银行制和相机治理机制。1、主银行制。即主要银行往来制,这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融资制度的一大特色。主银行有以下特征:主银行是客户企业的
3、大股东;向客户企业提供系列贷款;向客户企业派遣董事或经理;管理客户企业的结算账户。主银行几乎都是所属企业的结算银行,由主银行负责企业的账户管理、现金支付和结算。银企资本联系使得主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总的看来,主银行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关系:企业与其主银行之间依赖与监控,主银行之间相互委托监控,管理当局与银行之间委托监控与接受监督。随着银行资金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股本融资逐渐减少,由主银行建立的监督系统得到确立。作为企业的主要债权人,主银行替代了原先的监督者(即市场和雇员),成为客户企业最重要的监督人。主银行通过将其执行人员派到客户企业,在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其客户
4、企业,同时保留大股东的身份监督高级管理人员,实现了主银行参与客户企业的公司治理。2、相机治理机制。相机治理机制的实质在于企业控制权的转移,目前有两种典型的实践,分别是美国银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参与方式和德国的全能银行方式。美国的相机治理机制的特点是银行与企业互派兼职董事,但兼职董事一般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务决策。即当企业经营正常、财务状况良好且具有履行债务的能力时,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银行对公司的活动不加干预;当作为债务人的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而不能按约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就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接管公司。这种债权人(尤其是银行)要求参与公司治理的愿望,主要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和放松
5、管制带来的贷款人道德风险加重。德国的银行是全能银行的典型。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银行除了经营一切金融服务以外,在企业中一般都占有较大比例的股权,因而会积极参与公司内部治理,向公司派出监事,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管理者的任免等都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德国银行对公司治理的这种参与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向企业提供短、中、长期贷款而形成对公司财务压力,并及时进行相机治理;一方面作为大股东通过持有大量股份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行使投票权,影响或直接参与公司决策活动。另外,德国银行掌握着股票代理控制权,从而更有力地参与公司治理。因此,德国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大的债权人地位和对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同时配合其掌
6、握的股票代理权而进行的(吕玉芹,2006)。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银行的单一债权人身份,日本的主银行和德国的全能银行对公司治理的参与都是基于银行同时作为客户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而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是美国资本主义市场高度发达的结果,它在债权人治理中的运用可以避免银行在企业遭遇财务危机时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并且通过及时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对财务困境采取积极有效的解救措施,使银行能迅速从财务不佳的企业中脱身,减少银行风险。股权和债权的参与使得银行对客户企业同时存在内外部制约,更能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管理层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企业因管理层激进的经营策略增加经营
7、风险,带来财务危机。特别是日本银行作为客户企业的结算银行,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已极大程度地参与企业财务决策,直接管理和监督企业的财务往来。三、债权人治理与企业财务困境的防范1、债权人治理对企业财务困境防范的理论基础。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管理层、股东、债权人、员工、监管机构、供销商、消费者等群体)缔结的一组合约,公司治理的本质应该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