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87794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探讨哲学也许并不像我们所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哲学也许并不像我们所说哲学也许并不像我们所说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哲学也许并不像我们所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海德格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这个意思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H.G.Ga-damer)在他九十大寿的庆祝会上所讲的。那天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一九九○年二月十号的下午,祝寿大会于三时正式开始。海德堡大学老区的大礼堂坐满了来自欧美、亚洲等地的伽达默尔的朋友、同僚、学生乃至论敌。其著名论敌之一J.哈贝马斯和他的夫人就坐在我的前排。我旁边坐着从爱尔兰来的解释学哲学的研
2、究者……在大会行将结束时,应与会者的要求,伽达默尔作了一个即兴讲演。正是在这个讲演中,他明确地指出,也许哲学根本不像解释学哲学以及以往所有的哲学所说的那样,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为伽达默尔能在这样一个场合讲这种话而高兴,但对我来说却并不新鲜。因为,实际上,这个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我与伽达默尔单独讨论的主要内容。当然,并不是对所有的与会者都是如此。例如,对于坐在我旁边的那位爱尔兰教授,这句话使他感到意外。而在会后举办的小型茶话会(在德国是以酒代茶)上,不少人仍在议论这句话。伽达默尔为什么要这样说?
3、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尽管有的人对伽达默尔的这句话有些不理解,或提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伽达默尔是随便说说的或是为了哗众取宠。 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成不变。这个原则被应用到学术领域里,就要求对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几十年、几百年地遵照执行下去,而反对一切想对这种思想、理论进行转变的意图和行为,更不允许别的新思想、新理论取而代之。但是,西方人特别是现代的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那种几十年、几百年一贯制是不正常的。在他们看来,任何事物一旦形成,即为历史、过去,哲学当然也不
4、例外。正因为此,在他们的哲学史上,就不仅有古代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近代的R.笛卡尔、I.康德,现代的E.胡塞尔、M.海德格尔等巨人,而且形成了一部从本体论中经认识论到现象学的哲学体系的变革、发展史。 按照这样一种“一旦形成,即为过去”的观念来看待解释学哲学本身,且不说从海德格尔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即已明确提出(虽然尚不成系统)算起,即便从伽达默尔于六十年代使之系统化至今,也已经三十年了。因此,解释学哲学确实应该成为“过去”了,成为“历史”了。有的人曾开玩笑说,创立解释学哲学体系的伽达默尔本人也应该成为“过去
5、”了。记得在美茵兹大学碰到一位波斯语专家,他听说我在伽达默尔那里工作,就对我说:那个老家伙还活着!?说完冲着我笑了起来。按照常规,一种哲学系统风靡世界哲坛三十年,确是够“老”的了;一个哲学家活到九十岁,也不能不说很“老”了。但是,理由不在于“老”的那一方面,而在于没有足以匹敌的新的哲学系统来取代它,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法国著名哲学家J.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产生于解释学哲学之后,也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伽达默尔看来,从海德格尔哲学中走出了两条路,一条是伽达默尔的,另一条就是德里达的。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很高的了
6、。但是,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至今未能取代解释学哲学在世界哲坛中的地位。一九八九年四月在波恩召开的国际海德格尔哲学大会是个标志,这个大会表明,大多数与会者的兴趣仍主要在解释学哲学上,解释学哲学的理由仍未过时。 尽管如此,伽达默尔本人一再和我讨论了如何走出解释学哲学的理由。我们谈到了西方哲学界这几年的理论疲软理由,谈到了哲学讨论不能停留在解释学哲学的老理由上,谈到了解释学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反响,谈到了解释学哲学本身不同学派的论争以及与其他哲学系统(如K.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等)的论争,等等。之所以谈这些,一
7、方面固然是为了理清解释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走出解释学哲学。 想走出解释学哲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或者说,可以取不同的方向。一种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思路。按照这种思路,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在已经走了一个圆圈,尽管这个圆圈本是一种螺旋式上升。但是,这种上升仍不能突破西方哲学的框架。突破西方哲学的框架,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要求,是一种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对西方的那些哲学大师们。能提出这种要求,首先得破除欧洲文化中心主义。这可以作为必须破除哲学中的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佐证。现代西方哲
8、学(如后结构主义等)提出在哲学中破除中心主义,而如果这些哲学家们仍持欧洲文化中心论,那就不可能在西方哲学中从根本上破除中心主义。 突破西方哲学的原有框架,具有这种远见卓识的现代西方大哲学家之一,就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借助德译本研究中国老子、禅宗的哲学思想,反复琢磨“道”、“无”等中国哲学思想,并和日本等国的学者们来讨论这些哲学思想。海德格尔把老子的哲学思想看作是源头活水,力图从这些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从而建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