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东西方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东西方核心价值体系论文东方与西方两个文明体系的全面良性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东方的代表,中国占领的第一个制高点似乎是竞技体育。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论东西方核心价值体系。接下去将要冲击的最重大目标自然是GDP。这最难冲击似乎也是最后的一个目标才是意识形态。在这个方面,西方靠着他们的民主话语体系,至今占据着牢不可破的优势地位。在这个话语体系中,一系列众所周知的价值概念处于核心的地位。我的这篇文章,绝无想对这些可贵的价值发起任何攻击之意。我只是有两个看法希望表述:第一,在当下,这些价值观念简单直接移植到中国似有水土不服之症,
2、它们似乎应当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某种综合、融汇,或考虑到现在中国的发展中的国情有所折中,才能对当下中国的进步有更好的助益。第二,如果数十年内中国真有领导世界的机会,中国也必须为世界提供一套与现行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不完全相同的(完全创新是不可能的)革新版的价值体系。否则,中国的这个崛起也绝不是完整的。这两个任务都过于庞大,说句实话确非我能力之所及。但由于特别的情势,我必须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就只好不揣冒昧,斗胆发表一些浅见了。说得如果有一点新意,大家不妨附和一下。如果说得离谱,也准备迎接板砖。在我看来,西方的价值体系
3、,有一个最基础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简言之,就是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政治结构都是从个人出发,个人天然拥有全部的权利,家庭、社区、国家的权利是个人让渡出荣年内消失,实在很难说哪一种价值体系更先进,因为这两种价值体系的较量总是以集体主义的最终胜利而告终。连古希腊城邦的最重要内战,伯罗奔尼萨战争,也是以更集权的斯巴达同盟战胜了更民主的雅典同盟。再后来也是君主制的马其顿统一了古希腊,灭掉了那些独立的城邦。罗马帝国也取代的罗马共和国,公民权利被几乎取消殆尽。中世纪末期意大利北部城市的繁荣也是以封建势力的脆弱,民族国家迟迟未
4、能形成为代价的。欧洲人的普遍性格自古以来就是争强好胜,谁也不服谁。那种细碎分割的政治格局,几十万人口的国家规模,(这已经是超大规模的城邦。据说,一个城邦的理想规模是,站在一个山头上就可以看到全境。)几万人口的中世纪领地规模,必然导致无穷无尽的战争。(想一下你脑海中的欧洲中世纪的形象,是不是一个全身盔甲,不见面目的持枪骑士?)统一的和平红利在欧洲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就是罗马帝国前期200年。(现在的欧盟是第二次。除此之外,整个欧洲的历史,都是细碎分割,战乱不休,从没有过100年的和平。)城市文明的优势只是在15世纪以后
5、才开始呈现。工商业,城市经济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只有从近世的大英帝国时代才开始出现。美学史上存在着客体性美学,它把美的性质归属于某种主体之外的客观实在。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简论客体性美学。古代西方的客体性美学基于客体性哲学,因此研究古代西方的客体性美学必须先研究它的客体性哲学基础。什么是客体性哲学呢?就是把存在归属于客观实在的哲学。古代西方哲学是一种实体本体论哲学,这正是把存在归属于客观实在的客体性哲学。我们先考察古代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所谓本体论是指对存在(是)的研究,而存在(是)被看作本原性的、最高的抽象
6、,它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根据,一切事物都分有存在(是)。存在(是)的概念一提出来就被当作客体,即与研究主体无关的对象。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把存在(是)变成了存在(是)者。一旦把存在(是)作为对象,主体置身于之外,而存在(是)成为一种逻各斯,就具有了客体性。《美国大百科全书》中这样下的定义:本体论,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实在本身,这种实在既是与经验着它的人相分离的,又是与人对于它的思想观念相分离的[1](P23-24)对于存在(是)的客观本质的把握,就产生了诸种范畴。亚里士多德第一个设定了本体论的十种范畴,其中实体(
7、本体)是核心范畴。在古代西方哲学中与本体论相关的是实体观念。所谓实体是古代西方哲学对存在(是)的基本规定,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实在。实体相对于属性而言,是现象后面的本质。柏拉图认为存在(是)是理念,而理念是实体性的,即一种作为实在的概念,它是现实事物的本原;理念是真实的,而现实事物不过是它的影子。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个别的存在物(第一实体),而个别存在物是由形式与质料构成质料具有可能性,形式具有现实性;同时,在这个前提之下形式也成为第二实体。其他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实体,如米利都学派认为是火或者气,毕达哥拉
8、斯认为是数等。中世纪哲学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实体,其他存在物都是上帝的创造物。实体观念使古代西方哲学奠基于主客对立的基础之上,主体之外的存在、实体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而客体性成为存在的根据。由于存在、实体被认为是万事万物的根据,因此客体性哲学认为从存在、实体就可以推导出一切知识,这就形成了一决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正是在这个客体性哲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