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ID:1037900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_第1页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_第2页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_第3页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_第4页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问题在于什么是现代性?答案不只是资本主义(马克思),合理化(韦伯),功能性区分(帕森斯,卢曼),也是政治自由、民权和市民社会的动力学。这一答案的要点在于,道德和正义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决不是外在局部的变量,而是相反。现代性中有一个独立的(同时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的意义源头,这就是政治自由。这个源头决不会因日常使用而枯竭--实际上,它激发了更有活力的东西。从这个观点来看,现代性意味着一个传统确定性的世界正在衰竭,正在被取代--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亦即被合法允准

2、的个人主义所取代。"[2]  他认为正是政治自由,现代性中间那些更有活力的尝试才被激发,古曲与现代之间的联系才能被激活。我们甚至可以说:政治自由可能构成了现代性的根本价值。  在晚清,现代性自由思想的展开一方面得益于海外流亡者或流学生的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内租界的存在。梁启超等人不用象以前的持不同政见者那样,隐身江湖以逃避朝廷的捕杀,而是流亡海外或在国内租界避祸。孙中山之所以能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辞,无所忌讳",[3]一方面固然是他有舍生取义之勇,另一方面也说明晚清知识者反叛的特殊性:即

3、不必落草为寇,只要踏出国门或藏身租界,就可以高谈阔论,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自由,这是"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龚自珍《咏史》)的乾嘉学子所不敢想象也无法想象的。  这样,在空间上,与统治者持不同政见者不用再隐身江湖,而可以流亡海外以逃避朝廷的追杀,因此,晚清那些在政治上最激进的言论和行为都出自海外的留学生和流亡者;而在时间上,清政论也不得不模仿西方,与自己的反对者"打官司"。1903年,上海租界中发生的有名的"苏报"案,清政府不得不按租界法律程序控告章太炎、邹容,最后虽然清廷获胜,但"主犯"章太

4、炎、邹容不过囚禁两年而已,清政府在租界区内无法独掌生杀大权,无力象以往那样惩治政敌,只能"自貶,与布衣讼","闻者震诧"[4]。而租界为了保护自己的"治外法权",在清廷的反对下,客观上保护了那些持不同政见者。因此,租界与使馆反映出现代中外关系的双重性质:相对于民族国家,租界是丧失主权的被殖民的标志;但对于清帝国,租界则是"政治犯的庇护所",清廷的反对者享有着前所未有的政治自由,如此双重处境,被当时人(如陈天华)称为"不幸中之一幸":"各国在中国有领事裁判权,于国体上是大大的妨碍。那些志士,幸得在租界,稍

5、能言论自由,著书出报,攻击满洲政府,也算不幸中之一幸。"[5]  因此,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这样,晚清存着着极其有限的"政治自由"。马克思在谈到亚洲解体的时候,曾经谈到人们对旧有宗法制社会和平生活的依恋和这种制度在客观上缺乏政治自由的弊端:  "从纯粹的人的感情上说,亲眼看到这无数勤劳的宗法制的和平的社会组织崩溃、瓦解、被投入苦海,亲眼看到它们的成员既丧失自己的古老形式的文明又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是会感到悲伤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光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

6、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6]  因此,尽管田园般的古典令人在情感上无限依恋,但是在理性上,政治自由是告别这种田园情怀的最高价值所在。在晚清这个大"变局"中,国运飘摇,风雨如晦,内忧外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质言之,这是一种现代性的"紧急状态"(stateofemergency),"紧急状态"的产生一向是现代历史的症候,甚至是现代生命体验的最基本的存在感知。尤其是在被迫现代化的民族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

7、方法只有一种,即"我们必须形成一种与这样的认识相一致的历史观。"[7]在我看来,"紧急状态"是包括影响与反应在内的两种状态,一是外部世界的紧急状态,这是由现代性全面生成和普遍扩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问题造成了,这些问题的爆发导致了无法避免的精神、文化上的双重危机,二是身处其中的人们认识并感知到这种紧张而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紧张状态,这是对外部紧张的一种回应,也是一种强化。所以,晚清知识分子,一方面在诗文中描绘西方列强的欺凌,一方面同"物竞天择"的公理来强调这种局面的必然性和危机性,刻意制造一种危机意识,这是在

8、民族存亡之交对现代性'紧急状况"所作出的积极反应。  中国的现代性这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悲剧的悖论中展开的,它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马克思用的比喻虽然形象但是充满暴力――"用人头做成的盛有甜美醇浆的酒杯"。[8]而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则用了一个更为文雅但也更让人难受的比喻,她用"一件华美的爬满虱子的长袍"来形容中国充满悲剧意义的现代性。而在欧洲,现代性呈现的多为其进步与自由的美好面孔,它的另一副面孔――野蛮与暴力早已成为隐性面孔,被作为面具强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