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

ID:10361631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上传者:U-991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_第1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_第2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_第3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_第4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作用2001年末,发生在美国的几起公司腐败案及2002年美国股票市场的急剧下降,引发了美国国会自1933年和1934年证券法案颁布以来对公司法规最为彻底的一次调整和改革。目前,美国的公司管理层的公司治理和相关过程都受到严密的审查。人们又一次将内部审计和首席审计执行官为发现和解决公司报告系统、内部控制和职业道德行为等故障的主要手段。在公司内部,负责治理的人要提供已实施有效治理程序的确认信息,而且还应向公众确认所有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尤为重要。  一、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1.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因素,如董事会所设下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还是风险规避性,公司高层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理念、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在发生变化,由“控制”转向“风险”,现代的内部审计除了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的风险战略联系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公司治理各环节中的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测试控制,而是是非曲直确认风险及测试风险管理的方法。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提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  二、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形成契约合同的各方存在着不同动机的信息需求,经理层期望通过信息报告掌握经营现状,从而为进一步粉饰自己的业绩、提高报酬而打下基础;股东要关心的信息是公司的绩效,并依此作出经营决策;潜在的购买者也希望通过了解公司经营信息,决定是否继续做该公司的客户。那么,谁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呢?毫无疑问是内部审计,这一切都需要内部审计来完成。   2.修正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在传统企业模式中,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二为一,因此,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是其发自内心的需求。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主动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以监督企业内部中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履行其职责的情况,当时的内部审计直接对经营者负责。在现代企业中,正是因为有受托责任的存在,较之传统企业来说,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又多了另一层担忧:如何清楚地鉴证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并由经营者向所有者澄清责任,以便减轻所有者对其可能发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的忧虑,要求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也是经营者的需求。与传统企业模式下经营者对内部审计职能要求不同的是,在现代企业中,经营者除了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的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外,还主动地要求其能够对经营决策进行审计监督,以保证决策能力的提高。  3.预防和矫正虚假财务报表。内部审计是在内部实施连续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查那些可能预示虚假财务报表迹象的最好选择。内部审计师在组织中所拥有的独特位置,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能力及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内部控制环境的熟悉等这样一些因素。使其有能力确定和估计标志虚假财务报表可能性的信息。World(世通公司)将38.5亿美元的费用列为支出一事,就是首先通过内部审计得以发现的,它充分地显示了通过内部审计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地位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师应该建立适当的方针政策,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在预防、确定和纠正虚假财务报表的事前参与活动,来减少虚假财务报表的发生。  4.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不足。从国内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督体系方面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股权较为集中,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弱化,致使经营管理失控,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其次,因真正的所有者虚位,导致监事会动力不足,不能发挥监事会的法定监督职能;最后,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整,经理人市场没有形成,而外部审计机构是在经营行为发生之后就其经营结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具有滞后性和不完整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了外部监督质量降低。  三、上市公司现有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国有股“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机制失衡。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的产权代理链条一般有全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授权企业集团―― 上市公司四个层次组成。从法律上讲,全体人民是国有股的最终所有者,似乎不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全体人民并不是一个具有利益动机的经济主体。政府也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问题而对公司经营者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因此,上市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合格的最终所有者。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它被授权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其可行性也令人怀疑。  2.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的重大决策由企业经营者实际决策,企业的资产也由内部人实际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指企业经营者滥用职权、监督失控的现象。一般而言,内部人控制程度与股权集中度是呈正相关关系。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也比较严重,据统计,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约为67%。虽然,内部人控制不是中国特有经济现象,但我国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还是大大高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国企进入公司制改革阶段,由于股权结构极不合理,内部人控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管人员控制董事会、过度职务消费及转移利润;集团公司把上市公司作为二级企业管理;上市公司不分红或少分红,信息披露不规范,漠视中小股东权益等。  3.缺乏现代化的内部控制机制。目前改革中普遍重视国有企业经济权利的下放,淡漠经济活动内部的至关重要的控制机制,甚至连国有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内部控制经验也都摒弃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了,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  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在现代的大企业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工作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有的对内部审计怀有畏惧心理,持有怀疑态度;有的对企业内部审计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足。根本未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企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遇精简合并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便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有些企业即便是设有内审机构,多数情况下也是名存实亡。  2.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1)执行内审工作的偏差。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而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则是通过事前的预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则应根据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并做好决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事实上无论经营者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没有做到这一点。(2)我国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这就使内部审计也属于财务性质,从而归属于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尽管政府多次下令财务与审计分立,但最终也基本上是一班人马。财务与审计在需要检查时分为两个部门,平时则合二为一,这就是使内部审计变为财务审计,其公正性大大地受到影响。(3)审计基础建设工作欠缺,制度不完善。其一是法律依据不足。《公司法》作为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法律,没有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作出规定;《审计法》又仅仅简单地规定了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其二是内部审计业务尚无准则。西方国家有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发的部门审计事务准则可资依据,其人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程序都有章可循。因此,内部审计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尚存在很在的差距。其三是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成为企业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宣传不广,引导性不强,未使内部审计机构比较独立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3.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由于内部审计不到位,职能不明确,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普遍有以下几种感受:一是不安心。由于机构不稳定,即使在岗的内审人员也并不认为从事审计工作是其事业的归宿,而是一种暂时的过渡。二是不顺心。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要扮演双重角色,常常被领导误解,加之又受到被审计单位误解,在不顺心的环境中从事工作,难度较大。三是缺乏信心。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多种知识的积累,责任也较重,因而工作压力大。按照权利和责任相一致的原则,这种工作应当受到重视、信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企业里,内部审计被看作是企业领导人的培训基地,具有发展潜力的人被派到内部审计机构工作几年,取得全面经验,然后才被派到领导岗位。我们国家内审人员普遍感到价值实现困难,对工作前途和个人前途均缺乏信心。这种感受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成为制约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关于完善内部审计建设的建议  1.重新界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地位。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而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2.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就会随之产生。因此,应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这里指的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有关的业务经办人员)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讲,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人员思想行为状况;二是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3.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区别于外部审计,也不同于单位内部的管理咨询活动,它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为管理服务的职业。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内部审计的职业组织,而且还建立了全球性内部审计职能的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团协会。目前,我国还缺乏针对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程序的建立、标准的制定及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和工作开展得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系,早日与国际接轨。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除了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外,还要求内审人员具备足够的职业胜任能力。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渗透与扩展,对内审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内审人员必须具备对管理原则的理解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熟练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便正确有效地表达审计目的、审计评价、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只有具备这样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合格的内审人员。  六、结束语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企业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效果和投资效益。因此,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完善内部审计及其职能,是我国企业在新的必然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