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30914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开设“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开设“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探讨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开设“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实践,从选修课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化学素养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能源、摘要本文根据开设“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实践,从选修课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化学素养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能源、材料、信息、环境保护、国防、生物工程、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中,化学渗透在我们的衣、食
2、、住、行中,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因此,在高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选修课,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科学素质。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生活与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简单的探讨。一、选择“生活与化学”内容的基本原则“生活与化学”的内容庞大,作为大学本科的选修课,主要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联系实际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结合讲授的内容,讲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电视和报
3、纸上,经常有不恰当地使用化妆品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报道,所以在“保健化妆品化学”一章中,我给学生介绍了如何做皮肤过敏实验;在讲授有害微量元素的,我介绍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日本九州鹿儿岛“水俉病”,就是由甲基汞引发的神经性疾病,由于当地以乙炔为原料生产乙醛的工艺中加入了硫酸汞作为催化剂,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汞盐和甲基汞,使许多人四肢麻木、运动失调,重者眼瞎耳聋,精神失常,通过这个实际例子,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2.基础性选修课和必修课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化学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生活与化学”选修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
4、的应用,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化学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出具有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选修的学生为非化学专业,而是旅游、工商管理、经济和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化学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要强调基础性,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常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带者化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反之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效率下降。3.发展性由于化学和其它学科的相互交叉,大大促进了其它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关注的几个问题——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以及生命过程的探索都与化学
5、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发展很快,每天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出来,有限的课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所以“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应该表现出时代特色,教师不能以单一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应当将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引入课程中。二、提高“生活与化学”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1.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技巧,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知识,而忽略了课堂气氛。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艺术应当注重情感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我认为,教师和学生
6、的关系不应该只局限于表面化,而要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教师应该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当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威信,崇高的威信和真诚的师爱,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就必须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真正成为有威信的教师。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特别重要,这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减轻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感兴趣,才能对教师所担任的课程感兴趣。美国心理
7、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研究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课堂上,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给学生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与学生积极交流,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和朋友,由此而产生的师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就会轻松而愉快。其次,将课堂变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当遇到重要的知识点,应该首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大家的交流,形成一个结论,然后教师再把正确的结论与学生的结论进行比较结合,归纳得出更完美的结论。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加强了学
8、生对知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