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

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

ID:10330731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_第1页
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邹润安论牡丹皮的论文清代医家邹润安(1790~1845年),为孟河医派的又一杰出代表人物。其所著《本经疏证》一书,融《内经》、《本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诸书之精义于一炉,对《本经》药物的疏解可谓精妙绝伦、推阐尽致。兹以其对牡丹皮的疏解论述为例,以证明之。  围绕《本经》原文讨论分析  《本经》云:牡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瘲、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邹氏认为,牡丹皮之所以主寒热,在于其色丹属心,味辛则能通,气寒则能降,为通剂。其所主之寒热,“乃因血滞气壅,不能卫外而为固,于是阳与阴相争,气与血相搏而为寒热。血宣气行,外入

2、者不解自去。”所以在鳖甲煎丸中使用丹皮且分量较重,在本方的23味药物中,其剂量仅次于鳖甲、赤芍、蜣螂、柴胡。  《本经》上又明载牡丹皮所主之病为“癥坚瘀血留舍肠胃者”。邹氏为此指出,此证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在胃必妨食饮,在小肠必妨溲溺,在大肠必妨大解。故腹中既有形兼呕血者、溺血者,下血者,皆为牡丹皮所宜。”这为牡丹皮最重要也是最确定不移的功效。其最著名的代表方剂就是大黄牡丹皮汤。  邹氏对“牡丹何以独能去肠胃中壅结瘀积”也作了论述。他说:“胃者受盛之府,肠者传化之府,既受而盛,则非火莫化;既化而传,则非火莫行。牡丹非能助火之行也,凡火结不行者,牡丹能开降之。此所

3、以专主留舍肠胃中症坚瘀血也。”他认为丹皮最大的功效在于“通行血分,能行血中久痼瘀结,虽至化脓,亦所擅长”。所以,只要是由血结引起的,如血脉虚而纵驰;脉随血聚而拘急;因血结而热生,因热薰而惊痫者皆可治。.  他还联系《素问》来探讨丹皮所治之瘈瘲。他提出疑问:何以心脉大与肝脉小急这两种不同的脉皆可致痫瘈筋(疭)挛?又回答如下:“此皆由惊所致。以惊则气血乱。气乱则入于经脉,心气为之满大;血乱则出于血室,肝气为之小急。是心之盛与肝之衰,理实相连,不可分也。丹皮所主之瘈瘲,必由惊而痫,由痫而瘈瘲,或由中风而瘈瘲。”正因为其专治风热之中血分者,因血结而热生,因热薰而惊痫。

4、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这里所谓“惊痫邪气”的“邪气”,就是指风热之中血分。  丹皮治癥坚瘀血  首先,他以桂枝茯苓丸与温经汤二方为例,指出“二方所主之证皆不在肠胃,其说安在?”  他认为,桂枝茯苓丸证“胎动在上,漏下不止,是为症在小肠,故血从前阴下也”;温经汤证“少腹里急,腹满烦热,唇干下痢,是瘀在大肠,故谷道窘急而痢也”。此二病皆属于暴病,虽不同于“癥坚瘀血留舍肠胃”之久病,治疗方法亦有所区别,但它们俱与瘀血停滞于小肠或大肠有关,故治需用丹皮。  其次,他论述了肾气丸中使用丹皮的原理。他说:“肾气丸之治,在《金匮》中有四而皆涉及小便,与牡丹无涉者也,牡丹果何为

5、者哉?”他分析说:“夫肾兼蓄水火,火不宣则水不行,水不行则火益馁。于是不行之水郁而生热,益馁之火暗而不燃。水中有热则小便反多,火中有寒则小便不利。水中有热,火中有寒,非牡丹色丹气寒味辛苦者,孰能治之?此桂附之壮阳,此黄水滋水,虽能为之开合,不能为转其枢,则牡丹之功不小矣。是方也,养阴之力虽厚,振阳之力亦雄;养阴之力厚,恐其水中之热延留,故必以牡丹泄阴中之阳者佐之。”他还认为,心交于肾而膀胱之化行,若心肾相交而有所阻碍者,则牡丹皮为在所必需。这样就把丹皮在肾气丸中的作用讲得很清楚了。  与桂枝功效的异同比较  邹润安说,牡丹皮与桂枝皆入心,通血脉中壅滞,但桂枝通

6、血脉中寒滞,其性轻扬,沉寒痼冷未必能通;丹皮通血脉中热结,虽属根皮,为此物生气所踞,故积热停瘀虽至成脓有象,皆能削除净尽。  他还强调说明:“牡丹为物,非特主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即痈脓亦必涉肠胃者方可用矣。”他举例说:《本经》虽云牡丹皮主“疗痈疮”,但《金匮要略》中之排脓散,排脓汤、王不留行散皆不用:肠痈二方,则一用一不用。《千金方》治诸疔肿痈疽疮漏,皆不用;肠痈三方皆用之。  另外,他还以大黄牡丹汤证中有“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温经汤证中有“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等为例,说明瘀血痈脓在大肠者必兼表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病必延及肺。此

7、种解释既符合中医基本理论,而且也易于为人所理解和接受。为了论述丹皮药性及其主治的所以然,他分别引用了《素问》中的金匮真言论、大奇论和水热穴篇等篇。  总之,邹润安对牡丹皮的论述,无疑是较《中药学》所讲更深透而准确的,在现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教材中,对丹皮的功效都没有明确强调或指出其“主癥坚瘀血留舍肠胃”的特殊功能,也就是没有突出其个性,而仅只是一般地叙述它有凉血清热和活血祛瘀的功效,这样就等于是远离了或者说没有重视《本经》对它的定性。一种药物,如果不明其个性,是难以准确而有效地加以运用的,而只能是泛泛地运用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