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ID:10317804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_第1页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_第2页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_第3页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_第4页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摘要: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有其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背景。近代以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惨烈的战祸兵燹造成大量缺衣乏食、无家可归的灾黎难民,迫切需要慈善事业进行急赈与其他形式的救济。近代经济环境的变动,都市工商业的繁荣又为慈善事业的善款提供了经济来源。中西慈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则进一步催生了近代新型慈善组织的产生。  关键词:近代;慈善事业;灾荒;兵燹;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国的传统慈善事业,可远溯汉魏南北朝,中经唐宋,至明清时已相当发达。“迨雍干而后,治洽隆平,金革之事不兴,四民之居益适,不以菀显而遗枯晦,

2、不因私谊而废公情。于是士不吝财,人能宏道,慈善事业之兴办久而弥光”。由于官府的大力倡导和民间的积极参与,入清以来从京师到各府州县无不广立善堂,普施义举,即一乡一镇之间亦莫不结善会以行善举,或育婴,或养老,或恤嫠,或施棺,或散药,慈善活动非常活跃,形成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但是,步入近代以后,中国社会遭遇了千年未有的剧烈变革,各省曾经遍设的善堂善会等传统慈善机构,大都也因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走向困顿以至形同虚设,所谓:“各行省善堂有名无实者甚多,即名实相副,其功德所被亦殊不广耳。”传统慈善机构由是日趋式微,社会影响日渐消退。到19世纪中

3、后期的晚清社会,中国慈善事业已面临着从传统向近代转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度兴起与发展的问题。尽管史学界近年来关于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已有不少成果,但对于近代慈善事业兴起与发展的各种因素、背景却不甚明晰,鲜有著述论及。有鉴于此,本文试对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作一综合、全面、深入的考察。    一、频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兴起的主要客观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民国年间,邓云特在其专着《中国救荒史》中指出:“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就文献所可征言,则自西历纪元前十八世纪,直至纪元后二十世纪之今日,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于无

4、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有称我为‘饥荒之国度’(thelandoffamine)者,诚非过言。”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多重因素交相作用,晚清及民国时期更是中国历史上灾害频发的时期,李文海等编著的《近代中国灾荒纪年》、《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对此有较详尽的记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余年里,中国是年年遭灾荒,岁岁成灾年,不仅灾区广,而且灾情重。  灾荒作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一旦发生,往往直接导致财物毁坏、人口伤亡、灾民流离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更有甚者,灾荒还将危及社会秩序,酿成社会动荡。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灾是最常见且危

5、害最深的一种。中国的水灾主要集中于黄河、长江、淮海、永定河等流域,珠江、闽江及江浙海塘也常因风潮侵袭,时有溃决泛滥而成灾。民谚有云:“华夏水患,黄河为大。”晚清时期,河工废弛,黄河更是洪涛肆虐,屡屡漫决,其中以1855年于河南铜瓦厢决口危害最烈。“黄水漫溢,直注东省,穿过运河,漫人大清河归海,菏泽、濮州以下,寿张、东阿以上,尽被淹没。他如东平等十数州县,亦被波及,遍野哀鸿”,“灾民待赈孔殷”。至于长江,虽水患程度要轻于黄河,但在近代也多次发生洪灾。“数十年间,告灾不辍,大湖南北,浮田舍,浸城市”,数以千万计的灾黎嗷嗷待哺,亟需救济。旱灾由于历

6、时持久,灾情往往要经数月乃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其危害也不亚于水患。如近代史上著名的“丁戊奇荒”,鲁、豫、晋、陕、直等华北五省数年持续抗旱,以致赤地千里,为百余年来未有之大灾奇祲。其他如风、虫、震、疫各灾在近代社会也相蹱而至,某些年岁甚至数灾并发,防不胜防,使灾民的生产生活雪上加霜。清末有报章称:“近十年来,中国之民亦至可哀矣。闽粤灾于水,淮徐海灾于霖,直鲁晋豫灾于旱。蝻蝗在野,鱼鳖在水,虫沙夕化,饥鸿旦号。……嗟民力之几何,胡吴天之不恤。东南之元气未复,西北之饥馑又闻。同胞绝塞穷乡,况有未亡之冤魂。”灾情如此频仍惨烈,若不及时救济,无数灾民势

7、必流离失所,辗转沟壑,最终陷入死亡之深谷。然而,自道光、咸丰以来,兵革屡兴,浩繁的军费支出已使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困窘,战后巨额赔款更让清廷无以为措,遑论赈济!况且时届晚清,传统的荒政已彻底走向衰败,蠲免和官赈太抵也徒具形式,无甚实效。这样,就为民间社会力量介入到地方灾荒救济、开展慈善活动提供了一个活动空间,成为其发挥作用的“公共领域”。故而“地有广狭、灾有大小、帑项有不济之时,施放有难缓之虑,于是四方绅富乐善君子慷慨解囊,以辅官赈之不足”。由此,从首善之区的京城到贸迁之地的沪渎,一些仁善之士便慨然以赴,本着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慈善情怀,筹资

8、办赈,募款救灾,欲拯民出水火,减轻广大灾民的流离之苦。  如前所述,国库早已支绌,值此灾荒连年、灾民遍野而灾款浩繁之际,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借助民间资源,兴办善举。“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