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16999
大小:7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论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对清朝政府的报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晚清中国新式工商企业对清朝政府的报效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一个尚未受到学术界关注而实际影响相当大的现象,即中国晚清封建社会中政府通过种种方式向新式企业勒索无偿报效的现象。本文全面分析了晚清社会中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报效现象的状况以及这种现象产生的理论、历史和社会认识原因,揭示出这种因素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的社会发生影响作用,近年各地屡禁不止的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就是其明显的表现现象之一。关键词:晚清政府工商企业报效"报?quot;顾名思义,一般是指某些地位低的个人或集团向同一社会中地位高的个人或集团所作的贡献或贡赋。其起因,可能是地位低的一方由于获得地位高的一方给
2、予的某些特权和照顾,从而不得不作出回报。也可能是地位高的一方利用权力和地位向低的一方要求的无偿奉献。在这里,报效可能出于自愿和主动,也可能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被迫和不情愿的行动。报效在中国始于何时,已难以查考,但在晚清的这段时期,新式工商企业向清朝政府提供报效,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更发展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和被迫的、难以逃避的义务,甚至演变成为一种阻碍和限制中国新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报效在外国是否存在以及性质与中国的是否相同,限于学识,笔者不敢妄言。但是报效在中国尤其是晚清时期表现的特别鲜明这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因此,对报效这种现象进
3、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从这个角度加深理解晚清新式工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而且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社会?点的理解。一、晚清新式企业对清朝政府报效的典型事例在分析报效现象之前,有必要选择某些典型事例,简单的回顾一下晚清新式企业向清朝政府进行报效的状况。因为晚清新式企业对清朝政府的报效,其类型并不是统一和前后一致的,简单的说,大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企业在成立和开办时,得到过清朝政府垫借资金和某些其它方面的特权和优惠,开办后效益又比较好的类型。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轮船招商局、漠河金矿和电报局可以说是明显的三例。现从史料中整理出这三个企业向清朝政府提供
4、的有明确年代和资金数字记载的报效部分,列表如下:晚清招商局、漠河金矿、电报局报效清朝政府资金统计表年代轮船招商局漠河金矿电报局备注1884年17250-66666见说明31885年17250-666661886年17250-666661887年80450-129866见说明41888年632001889年9000632001890年200009000632001891年10000015000632001892年12000632001893年15000632001894年55200108000632001895年396300632001896年80000300
5、000632001897年80000632001898年8000097094632001899年1400001638471165331900年150000218601165331901年1400001165331902年1948001165331903年800001904年1100001905年855001906年1055001907年855001908年855001909年854001911年11000合计168840011471011293532-1491196说明:1、表中数字的单位,轮船招商局和漠河金矿为银两,电报局的为墨西哥银元。2、为简明起见,表
6、中列出的数字,都是企业各项报效数字的合计。如轮船招商局1904年的报效数字,就是招商局向学校、北洋兵轮、商部和其它地方报效数字的总和。3、这里出现两种数字的原因,是因为有最高和最低两种估计数字的缘故。4、这年数字偏大的原因,是因为该年是清朝政府规定一等官报免费和一等官报半价的交替年份,这里可能有重复计算,因而数字偏大,但并不影响对报效现象的总体观察。资料轮船招商局的数字见朱荫贵着《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131页。漠河金矿的数字见何汉威着《清季的漠河金矿》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八卷第一期,1976年12月。电报局
7、的数字见AlbertFeuerwerker着,虞和平译《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统计表20。这里的数字均为上引资料重新进行合计处理后的数字。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统计表中列出的数字,仅是报效数字的一部分,并非全部。例如轮船招商局为清朝政府运输漕粮,由于清朝政府低减运费,仅在1899至1911年的12年中,就因漕粮运输运费太低的缘故积亏984800余两白银。这实际上也是报效,只不过因为并非明文规定,所以在此并未列入。又如表中电报局的报效年份只截至到1902年,此后的报效并未列入,但如按盛宣怀1908年向清政府所上的奏折,实际上1
8、902年后的五年,依然"每年报效军饷二十余万"。另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