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强化快攻意识培养,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强化快攻意识培养,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论文 【摘要】快攻作为现今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篮球进攻战术,其作用就在于能有力加快比赛节奏,提高比赛竞争强度,增强整个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和吸引力。因此快攻在篮球比赛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本文从快攻的实战意义入手,探讨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快攻意识,以及如何在篮球教学中进行快攻教学,并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旨在指导教学,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关键字】强化快攻意识提高篮球教学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超越对手,争取造成人数上的优势,形成以多打少,或在人数上占优势情况下趁对方阵脚未稳,抓住战机,果断合理地进行进攻的一种积
2、极快速的进攻战术,所以说它是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篮球快攻的实战意义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超越对手,争取造成人数上的优势,以多打少,或在人数上不占优势情况下乘对方阵脚未稳,抓住战机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积极快速的进攻战术。当前各种篮球比赛中,各队在由守转攻时,都会争取多运用快功战术,因此快攻成为了进攻的主要手段,也是比赛能否取得胜利的有效保证。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快攻意识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反映出学习训练的动机,影响学习训练的效果,教师要通过
3、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快攻意识得到发展。. 2、提高技术训练,促进快攻意识形成 要组织与运用快攻战术,必须具备与快攻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否则就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快攻意识。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要反复磨练,使学生掌握全面、熟练而又准确的各种攻守技术,从而达到自主化、自动化的程度,这有利于学生在应变自如,适应教学比赛的要求,从而促进快攻意识形成。教学训练时,在抓好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结合战术配合训练,提高学生之间配合的机动性。 3、在模拟比赛中提高队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在模拟比赛中,当快攻
4、机会出现时,如利用跳球发动快攻、获得后场篮板球后发动快攻、抢断球后发动快攻、掷界外球发动快攻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提示的方法告诉进攻方的跑动、传球及上篮路线等,反复练习,锻炼他们的快攻意识。 4、加强心理训练和战术意识 篮球运动除了依靠技、战术获得成功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致胜的保证。教学训练中要不断地加强快攻心理训练和意识的培养,提高队员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摆脱、接应、分散、快下、跟进的意识,力求抓住每一次快攻的机会。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需要相互理解,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用集体的力量、智慧来争取快攻战术的成功。同时要注重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促使快攻意识的提高。
5、 三、如何进行实际教学及训练 1、建立完整的快攻概念 教学训练中,教师要运用直观法与语言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快攻战术演示与讲解,简明扼要阐明战术的阵形、配合方法、位置路线、动作、顺序、时间以及每个学生的作用。多角度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和巩固已形成的快攻战术概念。 2、加强防守技术的训练 俗话说,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而抢篮板球则是进攻和防守两方面均要着重掌握的重点技能,是攻守转换的关键环节。教学中要从两方面入手:(1)无球训练,比如绕、跨步、虚晃变向、转身、卡位训练、发展弹跳能力等等。(2)有球训练,比如个人训练、二人训练、全队抢篮板球练习等等。 3、强化学生抢断球
6、训练 在篮球比赛中从后场抢断球后发动快攻是成功率最高的机会,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原地抢球练习、原地转身抢球练习、原地打运球练习、接球时的打球练习、原地断球练习、三人传接球两人断球练习、纵(横)断球等等。 4、增加进攻技术的训练内容 在篮球比赛中,当快攻机会出现时,能不能迅速组织进攻得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是否具备全面娴熟的进攻技术。因此在教学及训练中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进攻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比如:短传和运球结合的快攻练习、固定接应的快攻推进练习、短传快攻,接应运球推进、以多打少的的配合训练等等。 四、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中学篮球战术
7、训练中,快攻战术应该作为重点来教,通过系统的训练让学生领会快攻战术的核心内容“争取时间,创造战机,速战速决”。 1、快攻是进攻战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安排在攻、防战术基础配合之后进行教学。快攻所需的技术,如快速运球上篮,长传球,抢篮板球、抢断球等,在教学训练中应反复练习。 2、教学训练中,要循序渐进,先教长传快攻,再练短传和运球结合快攻,最后再练快攻结束阶段的以多打少,整个教学训练要始终强调全队配合。 3、快攻战术训练时,应先在固定形式下掌握快攻的方法,然后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