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96272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新记《大公报》人才培养成功之道剖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记《大公报》人才培养成功之道剖析摘要《大公报》人才辈出,原因何在?本文从知人善任的人才选拔机制、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企业民主制度管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记《大公报》用人育人的成功秘诀。 关键词大公报人才培养 周恩来曾经多次说过,《大公报》的历史贡献,一是爱国抗战,二是她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108位杰出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了13条,包括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杨刚、徐铸成、费彝民、范长江、萧干、蒋荫恩、孟秋江、陆诒、彭子冈。名列《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界名人简介”栏中的《大公报》编辑记者有50名之
2、多,是所有中文报纸中最多的。从《大公报》出来的像著名政论家梁厚甫、新闻教育家蒋荫盟、历史学者唐振常、著名报人及武侠小说家金庸、梁羽生等,蜚声于时,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也有较大影响。 “百年大公”可分为三个阶段:1902年晚清文人英敛之天津创刊时期、1926年至1949年“大公报新记公司”时期和香港版后五十年。其中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要数胡政之、张季鸾领导下的新记公司的23年,这是新闻学界公认的。人们不禁要问,新记《大公报》旗下群英荟翠,人才辈出,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靠的是什么秘诀?本文仅从《大公报》善于用人培养人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一、知人善任的人才选拔机制 《大公报》人
3、才济济,层出不穷,是其得以事业鼎盛的根本原因。其用人之道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不唯名气,不唯资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继任总编王芸生,茶叶铺学徒出身,自学成材。1929年,王写文章与《大公报》辩论,引发张季鸾注意。当年夏天,王芸生向张季鸾发出了一封求职信。张季鸾亲自到王的住地方,接他进了报社。陈纪滢出身邮局职员。东北沦陷后,他利用在邮局的工作之便,为报社采写了许多独家新闻。做大公报发行同时兼职当《战线》副刊的编辑。1932年秋,他流落天津起,以邮政工作者的身份客串记者编辑长达十年,成为大公报历史上连续主编一个副刊时间最长的人。范长江是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在各报上发表文章被
4、看中的;徐盈、子冈、杜文思是从投稿者中被发现的;还有如当时天津《庸报》总编辑张琴南,北平《晨报》骨干编辑许君远,原法国瓦斯通讯社记者费彝民,燕京大学新闻系助教蒋荫恩,北大助教张佛泉等,都被《大公报》延揽其中。 2、不养圣(剩)人贤(闲)人,用人求精不求多,不称职的立即解聘。 3、不熬年头,不论资排辈,只要干得出色,就立即破格擢升。如徐铸成入社才三年,就由练习记者提拔为驻汉口的正式记者兼办事处主任,月薪也由30元猛增至150元。梁厚甫初当翻译时,月薪才60元,因为突击翻译希特勒的一篇演讲稿,任务完成得好,张季鸾立即下条子,把他的月薪调到100元。① 4、注意保护人才,文章或报道出了
5、问题,当局者怪罪下来,老板一律以“他是我们的人,文章在我们报纸刊载,一概由我负责”抵挡过去,主动承担责任。“王芸生在天津编撰《六十年中国和日本》一书出版后,一举成名。南京国民党外交部聘请王芸生为条约委员,胡政之把袁光中找到他的办公室,为他译电通知金诚夫请外交部打消聘请,不愿将人才外流。”② 5、注意教育和培养。总经理胡政之知人善任,对于每一个记者和编辑的兴趣和能力都很了解.因此他分配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愉快地胜任。在分配了工作或交给了一项具体的任务之后,他就给予完全的信任,除必要的指导之外,从来不罗嗦。既没有要这样、要那样的框框套套,也没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清规戒律,完全让你自己在
6、实践中发挥所长,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自行创造。 老报人曹世锳在回忆录中说:“不怕你有九十九分短处,只要有一分长处我就能用你。就是胡的用人标准。所谓一分长处,就是对《大公报》有一分用处。只要能供给《大公报》所需要的材料,什么人他都能用。③ 胡政之认为,已经成名的人,进来后可能干一阵子就走,所以他抓队伍建设,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太用成名的人物,而是注重选择有培养前途的新秀,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锻炼增长才干。《大公报》一批鼎鼎有名的人物,无论是各个部门的管理干部,还是挑大梁的编辑,进大公报是时都是一些名不见经转的小人物,在报社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根据事业发展的
7、需要招考练习生。一旦被录取,就进入报社进行培养,有不少人日后都成为了骨干。对于人才的使用上也是灵活多样,不拘陈法。如给当时还是北京大学学生范长江以“旅行记者”的身份,支持他赴西北采访,一举成功;发给当时还是武汉大学学生张高峰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凭证,使其成长为著名记者,等等。 为了使自己有充足的后备军,报社曾选派曹谷冰去苏联采访,派杨刚、章丹枫赴美国,派萧干赴英国,派吴砚农赴日本,通过学习和采访来提高这些青年记者的素质。有些同事在大学读书时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