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9315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论中专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专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自学能力对中专学生的重要性 1.1自学能力是时代对中专学生的要求 中专学生是新世纪实用技术人才和劳动大军的中坚力量。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急剧膨胀,是时代的鲜明特点。面对烟波浩淼的知识海洋,中专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既少又窄,而且常常是滞后的。为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中专学校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宽基础、拓宽专业,但这都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1.2自学能力是中专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实行的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随着市场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老的职业在萎缩、消亡,新的职业在层出不穷的涌现。中专学生毕业后,“改行”,所学非所用,将是普遍现象。中专毕业生的大多数今后将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或知之甚少的职业。他们要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只能靠边干边自学。因此,中专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视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自学能力是培养中专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自学是对所学的知识、智能自我体验的过程。通过自学,开发
3、自身潜能,增进学习兴趣,完成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跨越的历程。 1.4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一个具备了自学能力的人,知识面宽,并能及时地补充新的知识,赶上时代的步伐,其智力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的最高体现。自学过程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是中专教学改革的重点 2.1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为教学指出的最高境界。然而,学无
4、止境。这个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否也可表达为引导学生自学,尽早丢掉教师这个拐棍。正因为如此,我国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已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中专的教学改革,也应当以学法改革为重点。在这方面,中专的教学改革,似乎有些滞后。素质教育中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多的停留在作表面文章上。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专学校在考试制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也应作相应的改变。 2.2考试制度的改革 现行的考试制度,考的是一些死的知识,检查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这些都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丧失了检查教学效果的真
5、正功能。现行的考试方法和内容必须向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向改革。应当更多的以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综合作业、论文、设计来代替某些专业课程的理论考试。 必须考试的课程,也应增加开卷考试的科目,尽量不要出在教材上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试题,尽量不出有标准答案的试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2.3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教学不要管的过死,统的过严。学校应为学生自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应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习和课外活动时间。图书馆、阅览室也应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之外上实验室做实验。 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自
6、选课程。学校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各学科综合渗透,推出有特色的选修课、活动课,参观考察和报告会,形成多元化教学课程板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偏科,鼓励其冒尖。 2.4教学评估的改革 一个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教师不能算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只会依赖教师的学生,是一个难以成才的学生;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能给优秀。 教案并非写得越细越好。一份把每分钟都安排得满满的,不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时间的教案,算不上一份好教案。02147一个不重视学生学法改革的学校,难以说素质教育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果。3
7、.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自学能力 3.1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中专学校现行的教学方法多是采用讲授法。“事实上,讲授法不等于注入式,但搞得不好,易导致注入式”。遗憾的是,当前中专学校的大多数课程就是采用这种传统的讲授法。 “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法虽经多年的批判,但至今仍很盛行,不能不究其原因。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落后,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原因之二,是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惰性心理,循规蹈矩,不愿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原因之三,是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陈旧落后或不足,制约了教学改革,结果是学无条件地服从于
8、教,最终遏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强调自学,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起的是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自学,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导学生实习和实验,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态。 对于必须在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