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概论》教案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

ID:10278814

大小:179.0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6-14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_第1页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_第2页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_第3页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_第4页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文化概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文化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本质和结构(一)、文化的概念1、古汉语:文治教化,治国之本。2、现代汉语: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3、考古学: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4、理论领域狭义:指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二)、文化的转承演变1、文化进化———文化的时间转移。2、文化播化———文化的空间转移。3、文化涵化———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三)、文化的特征进化性、后天性、共有性、传承性、民

2、族性(四)、文化的基本结构1、人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2、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3、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悖论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形态(一)、传统文化的概念1、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2、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对今天的文化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3、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固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1、客体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文艺作品2、主体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三、中国传统文化

3、与现代化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1、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2、如何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综合创新(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231、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人类文化(一)、现代社会的三大冲突1、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天人冲突2、人和人之间,社群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人冲突3、个人身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身心冲突(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们的身心冲突2、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3、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可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第一章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真实地记录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经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一、儒家哲学(一)、儒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先秦:①、儒家哲学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哲学思想有三大理念。即仁、礼、中庸。②、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仁政之道”、“性善论”、“四端论”。③、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而不是“仁”,突

5、出表现为“外王”,他还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命题。2、汉唐a)两汉神学与反神学b)魏晋玄学与反玄学c)隋唐佛学与反佛学3、宋明理学4、清代实学与进化论(二)、儒家哲学的几个主要观点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易传》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人合一”几乎为儒家各派哲学家接受,由于出发点不同,天人合一的具体解释又存在差异,甚至根本对立。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孔子:畏天命德配天地———仁学孟子:天为一切美德之本,是人类道德的终极根源董仲舒: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天人同类②、天是不假人力的无意志的自然状

6、态,天命是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2、贬恶扬善的人性论性善论:人性本善,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23孟子、陆九渊、王守仁、周敦颐、王夫之性无善恶论:后天的习性有善有恶,先天的本性无善无不善。告子、何晏、王安石、龚自珍、梁启超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善恶混论:人之性有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杨雄王充总之,人性论是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而贬恶扬善是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理论特征,这使中国哲学打上了仁性文化的深深络印。3、社会本位的道德思想在社

7、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远远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国在家中,家国同构,国家民族宗族利益至上。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知与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围绕知行关系,中国哲学先后有知易行难说(孔子),生而知之说(孟子),学而知之说(荀子),知先行后说(程朱),知行统一说(王夫之)。二、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又称老庄哲学,道家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一)“道”之道道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2、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