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

ID:1026701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4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_第1页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_第2页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_第3页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_第4页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正确对待金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对待金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的局限性,辨别能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的矛盾。因此,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对各种各样的金钱观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通过对“正确对待金钱”这一问题的探究,可避免他们对金钱做出错误的认识、树立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学内容】“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适合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第一单元关于货币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经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作用,增进学生对货币文化的了解,全面而理性地认识金钱。(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书查阅、网上查询、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提

2、高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网络、收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养成留意身边的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比较和思考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共同学习和活动体验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成果,学会分享与合作。【教学设想】新课程提倡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寓教于直观生动的活动中,注重书本知识于现实生活的结合。本节课有四个探究活动,每个探究活动都通过一个实例引出,然后让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并总结观点。整个课堂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并且学生起到主体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的发言讨论甚至原始的错误观点,都可能成为一

3、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准备】(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收集资料,一组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对金钱的看法;另一组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各小组各负其责,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便课堂交流之用。(2)设计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5(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1):四川大地震现场、灾民领取救灾物资图片教师引导:据统计,四川大地震给国家造成近1400亿元的损失,灾后重建国务院总投资9386亿元人民币。许多企事业单位及热心人士都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贡献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如“哄抬物价”等趁灾打劫的“劫匪”。以上问题都围绕着一个“钱”字。“钱”究竟是什么呢

4、?应如何正确看待金钱?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究的问题。设计依据:四川大地震是2008年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以此材料作为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列举地震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费用,让学生认识到钱在这场地震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认识到金钱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钱,这正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自主合作探究探究一:金钱是什么?——是魔鬼?是天使?(板书)多媒体展示(2):古今中外对金钱的看法古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今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哲学家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的欢

5、悦,让你付上一世的不幸。”史学家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教师引导:有人认为金钱是天使,也有人认为金钱是魔鬼。请同学们思考这几句话,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评价)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关于货币本质的问题。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设计依据:学生经过这一问题的探究,结合对课前所

6、收集资料的理解,基本能辨证看待金钱的两面性。最后教师的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始终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5探究二:金钱能做什么?金钱不能做什么?(板书)多媒体展示(3):拿破仑、易卜生和海伦·凯勒的话材料一:拿破仑曾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荣耀、权力、财富,他却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材料二: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过: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材料三:海伦·凯勒——一个双目失明的聋哑人,她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地美好。”教师

7、引导:根据上述材料,试着分析金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两名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钱只能用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显示其意义,才能让人获得幸福、快乐。反之,则害人、害己、害社会、害国家,成为金钱奴隶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幸福的。设计依据:通过材料中的名人名言,使学生对金钱的作用更加明了,认识更加深刻。小组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总结重点放在“金钱不是万能的”,把学生引导到这一正确认识上来,整个过程不仅知识得到升华,更是锻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