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5748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6
《2004——2013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4-2013江苏省十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评讲 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金桂存【2004高考】 【诗歌原作】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意解说】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试题答案】(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
2、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2005高考】 【诗歌原作】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意解说】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突然,一阵微风吹来惊动了他,于是诗人临窗冥想,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故人来了。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沾湿了久无人迹的石阶下蔓生的青苔。风啊,什么时候能掀帘进屋来,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
3、呢?【试题答案】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氛围:清冷、幽静清冷、幽静。 心情: 孤单、寂寞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案】“为拂绿琴埃” 【2006高考】 【诗歌原作】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4、 6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意解说】去年的今天自己还曾回到家里,共庆妻子的生日,今年的今天却在天涯与之相望。整个春天思乡之情萦绕在心头,一天都没有断过,两颊衰鬓已经有些花白。山水相连,无边无际,水里倒影着晚霞,残阳映照着树林,乌鸦纷纷归巢。什么时候啊可以回家耕作田园,完工后晚上与儿女团聚,一起细细品茶。【试题答案】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
5、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2007高考】 【诗歌原作】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词意解说】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
6、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词的大意为:唱完了《阳关》曲眼泪还流过不止,功名只是小事,姑且把酒言欢。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生之路却是更艰难。【试题答案】(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思想感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7、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2008高考】 【诗歌原作】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诗意解说】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
8、殿,如今都已淹没在长满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