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

ID:1021370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_第1页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_第2页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_第3页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声调的历史发展及调类分化摘要: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是一个连续的、渐变式的过程。在这一历史变化过程中,随着浊音声母的消失,很可能经历一个阴去和阳去、阴入和阳入合并的阶段。关键词:汉语声调历史发展调类分化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表现为一种连续的、渐变式的过程。在这一历史变化过程中,随着浊音声母的消失,很可能经历一个阴去和阳去、阴入和阳入合并的阶段。一、上古汉语的声调汉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渐变式的过程。汉语声调的发展与汉语的历史演变紧密

2、联系。4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现代汉语时期。从这四个不同历史时期考查汉语声调的发展变化,自然可以勾勒出汉语声调演变的历史过程。上古汉语的声调是汉语书面语反映出的最古老的声调形态,通过分析上古韵文和谐声字会发现上古汉语声调的演变情况。例如,《诗经》、《楚辞》等诗歌的韵文,从它们的押韵中既可以考察上古语音的韵部,又可以考察上古声调的调类。因为许多入韵的字,除了韵部相同外,声调也往往相同,所以,从不同押韵里除了可看到不同韵部的分合情况外,还可以看到声调调类的分合情况。清代古音学家比较注重研究《诗经》的韵读

3、,如江有浩的《诗经韵读》、顾炎武的《诗本音》。他们在无法断定上古韵读究竟可分为几种调类的情形下,常常采用一种反证方法,即从中古的调类观察《诗经》的押韵,从历史的联系中,由后代推测前代,认识上古的声调调类。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拿中古的调类看《诗经》的押韵,大体是平上去入同调类的字相押。这类韵至少要占半数以上,其他混押的不及半数。这很可以看出来《诗经》的用韵大体是分调类的。”这些都说明上古汉语是有声调的。史存直先生根据江有浩的《诗经韵读》、顾炎武的《诗本音》,对《诗经》的调类做了一次全面统计:共有1679个押韵单位,把这些押韵单位按四声分押、

4、四声通押分类统计发现:1.《诗经》四声分押的押韵单位:平声714,上声284,去声135,入声三种韵尾合计为247,总共是1380,占全部押韵单位的82.2%。2.三声通押和舒入通押的仅占16%。4史存直先生得出结论:“汉语在上古不但有声调,而且调类大约也是平上去入四类,实在和《广韵》的声调系统没有什么不同。”二、从中古到现代的声调演变上古语音声调到中古语音声调的变化,明显是由少到多,它由上古的四个声调变为中古的八个声调。这种由少到多的演变与声母清浊的影响有密切关系。1.四声分化为阴、阳两类上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到了中古汉语时期,由于声母清浊的影响,各个声调发生分化

5、。清音声母分化出阴声调类,浊音声母分化出阳声调类。这种阴阳分化,使上古的四声变为中古的八声。如下表:唐代孙�《唐韵》序云:“切韵者,本乎四声,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其指的就是阴阳的声调分化。另外,汉语中有大量方言材料可证明中古语音的八种声调,如闽方言是在晋“永嘉之乱”后及唐代开元年间,大批北方移民进入福建地区之后才形成的,它保留许多中古语音的特点和词汇,至今,它的声调仍有七种调类,基本保留原有特点,这可证明中古确实存在八种声调。2.阳上归入去声4中古语音的八种声调保持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久,尤其在北方地区。首先是阳上调与去声相混,史存直先生以为,这变化发生得相当早

6、,“至迟当在盛唐时期”,如杜甫《悲陈陶》的韵脚:子、水、死、市、至。白居易《琵琶行》的韵脚:住、部、妒、数、污、度。这都反映当时确实已有全浊上声字与去声相押转化成去声字的现象。现代汉语方言中,吴方言的绍兴、温州等地,以及粤方言的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有浊上声――阳上声调。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方言区的阳上调都归入去声,古阳上调消失。3.入声的消失从中古到现代声调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北方普通话大部分地区的入声调类消失。罗常培、周祖谟的《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一文认为:早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入声三类和韵的现象。入声的消失在宋代已有许多表现,宋人的词大多是三类入

7、声分押,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词已经是三类入声混押,甚至出现“入声作平声”、“入声作去声”、“入声作上声”的现象。入声的消失在元代已完成,元代曲韵家周德清编撰的《中原音韵》一书中已经没有独立的入声调类。所谓“入派三声”,说的就是那时的入声已分化到平、上、去三种声调里。综上所述,从中古上调到现代普通话声调的演变,经历了浊上变去、入声消失的重要过程。其实,在这一历史变化过程中,随着浊音声母的消失,很可能经历一个阴去和阳去、阴入和阳入合并的阶段,阴去和阳去合并为一种去声,阴入和阳入合并为一种入声。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