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

ID:10196878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_第1页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_第2页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_第3页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论文/朱吉玉摘要: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中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即矛盾规律。在书法艺术表现的各个层面上,无不渗透和贯穿着矛盾律。认真领会并台理运用这一规律,对理解书法艺术、指导书法实践、提高书法理论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书法艺术矛盾律对立统一书法审美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书法美学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我们常常评价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用笔方圆兼施,徐疾有度;结体疏密参差,错落有致;章法布局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方圆、徐疾.疏密、黑白、虚实无不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思维规律——矛盾律。进而我们推进到书法表现

2、形式的各个层面。包括用笔、用墨、结体、章法,乃至书法赏评、书法演变、书法修养等无不渗透和贯穿着这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矛盾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矛盾,离开了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书法艺术就不复存在。一、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贯穿着矛盾的精髓书法艺术,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之上,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三种思想为支柱,特别是《易经》中阐述的阴阳相生的运动规律,体现在古典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以此观照宇宙万物,也恒久地影响了中国书法的产生和演变。比如太阳、白天为阳,月亮、黑夜为阴,宇宙万物皆由阴阳运动而生。黑白构成阴阳两极,那么黑白的书法艺术自然也体现了阴阳运

3、动的规律。正如东汉著名书法理论家蔡邕所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清晰地道出了书法的本源就是宇宙万物的阴阳互变。《易》学的这种阴阳两极观念体现了老子,庄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古人对物质存在方式的高度概括。那么用现代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阴阳即为矛盾,阴阳互动的规律即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实际上,书法艺术的古典概念几乎全部由两极观念衍化而生的。无论方圆、粗细、藏露、轻重、曲直、长短、正斜、收放、连断、起伏、向背等等,无不构成阴阳相生的运动统一体,无不体现着矛盾规律的精髓。除了《易》学的阴阳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观之外,中国儒教的中庸之道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和

4、”。而“和”正是掌握阴阳相生运动的“度”,成为阴阳相生运动和谐统一的标准。平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最高理想。这一点我们在孙过庭的《书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比如“五乖”、“五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皆以“平正”为最高追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相互联系,每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没有和它对立的矛盾,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如果把阴阳看成是“对立”,那么“和”就是“统一”,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不可分离。正如书法艺术,没有黑,一张白纸则无意义;没有白,黑又不能成宇;但有黑有白也不能

5、就称为书法,必须黑白分布要合理,符合美学原则,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方可称之为“书法”。二、书法表现形式的各方面渗透着矛盾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书法艺术中的矛盾现象也是如此,矛盾规律渗透到书法表现形式的各个方面。首先,从笔法技巧上看。用笔技巧在静态上有方圆、曲直、粗细、藏露、正斜;动态上有轻重、缓急,提按、顿挫、收放。用墨技巧上讲究浓淡、枯润,黑白、晦明的对比等。书法用笔还讲求“逆锋取势”,即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势可达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到:“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

6、矩于方圆,盾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台情调于纸上。”王羲之云:“每欲书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可见,笔法技巧中的矛盾处处可见。其次,从书法结体来看,常有大小、高低、主宾、正倚、疏密、修短、险平等矛盾关系的存在。书法结体中十分讲究点画呼应,笔虽断而意相连;或承上、或启下,或天覆、或地载;向背迎让、俯仰姿,大小长短、错落有致,高低斜侧穿插有度。古人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寓险绝于平衡之中”。孙过庭《书谱》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之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7、王羲之认为:书贵在“有偃有仰,有倚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蔡邕《笔论》又道:“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或动,若往或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方得谓之书矣”。再次,从章法布局上看,书法强调字里行间有对比呼应、有参差错落、有动有静、有收有放、有虚有实,刚柔相济、起伏跌宕,变化无穷。王羲之云“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且要“字字异形,行行殊致”,他特别强调异同和变化,也就是寻求“矛盾”。他的书法杰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