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77695
大小:381.5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6-12
《抑郁症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抑郁症【目的与要求】了解抑郁症的基本概念;饮食疗法和其他疗法。熟悉并理解抑郁症的病位在肝,但涉及心、脾、肾,熟悉怡情易性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早期以疏肝解郁,调气活血,后期以调补脏腑为主。掌握抑郁症肝气郁滞证和心脾两虚证的证候、治法、代表方药的方名和药物、常规剂量,常见的加减方法。抑郁症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据WHO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5%,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在我国,目前估计有超过3000万人患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80%的抑郁症患者病情会复发,有15%-20%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50%-
2、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本病属于中医“郁病”范畴,“脏躁”、“百合病”中也有相关描述。概念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以显著地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精力减退,持续疲乏,活动减少及兴趣感丧失,多伴有躯体症状,可伴有焦虑或躁狂发作。临床生化检查多无特异性异常,主要有抑郁自评定量表确诊。抑郁症自我诊断伯恩斯忧郁症清单(BDC)请在符合你情绪的格子上打勾:没有0 轻度1 中度2严重3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都
3、自责?6.犹豫:你是否在作决定时犹豫不决?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的暴饮暴食?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13.丧失性欲: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0-4分没有忧郁症5-10分偶尔有忧郁情绪11-20分有轻度忧郁症21-30分有中
4、度忧郁症31-45分有严重忧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病因病机目前认为,抑郁症是遗传、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应激性格因素生物化学因素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情志失调(以悲忧恼怒最易致病)基本病机在于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肝,但涉及心、脾、肾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辨证要点辨症状虚实真假辨病变涉及的脏腑治疗原则怡情易性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早期:疏肝解郁,调气活血后期:调补脏腑分证论治肝气郁滞证脾虚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滞证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有痛哭,欲自杀等发作
5、性表现,或伴见烦躁,易激惹,善叹息,或伴见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入睡困难或早醒,多见体形歪曲等躯体症状,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陈皮10g,柴胡12g,川芎6g,香附10g,枳壳10g,芍药15g,炙甘草6g脾虚痰阻证证候:情绪抑郁,多愁善感,兴趣下降,倦怠乏力;纳差悲观较它证明显;失败感,易激惹,多疑较它证为轻;或神思昏蒙,嗜卧少动,胸胁脘腹胀满,善太息;或妄见妄闻;或眩晕,恶心,泛吐痰涎;或咽部不舒,如有物梗塞;舌质淡红或淡白,脉细或弦细。治法:疏肝健脾,解郁化痰方药: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心脾两虚证证候:情绪低落明显,无昼夜变化,面色萎黄,
6、心悸,倦怠乏力,神思运动迟滞明显,纳差,腹胀,少寐,尤以早醒为明显,或善悲欲哭,易惊胆怯,绝望善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细弱。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加减脾肾阳虚证证候:情绪抑郁,表情沮丧,神思迟钝,嗜卧少动,倦怠乏力,或严重精神运动性抑制乃至抑制性木僵;伴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纳差腹胀,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细弱。治法:温补脾肾,行气解郁方药:右归丸合理中丸加减预防与调护畅情志适当运动调饮食病案举例李姓妇人,年30余,农民。1954年春,因抑郁寡欢,内心畏怯,渐至不言不笑,畏见光,多呵欠,闻声则惊恐倍增,不时悲伤痛哭,涕泪纵横,询之,病人自谓二三月来
7、身畔常见一人跟随,终日不离左右,呼之不应,驱之不退,颇以为累。诊得脉沉细而微,舌白,面色黯然。诊为妇人脏躁.方用:甘麦大枣汤为主生甘草12克小麦30克大枣10被归身9克柏子仁9克茯神9克远志9克酸枣仁9克(炒)五昧子8克赤油桂15克煎服3剂而愈。脏燥乃脏阴不足,有干燥躁动之象。患者素多抑郁,思虑伤脾,积久伤心,心脾受损,化源不足,脏阴更亏;或因久病伤阴,使精血内亏,五脏失于濡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所致。本病在心脾肾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