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ID:1017523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通过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问题的分析,着重对公众参与的观念、意识、方式方法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规划公众参与发展之路。[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现,城市规划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尤为重要,而公众要求参与城市规划的呼声日益高涨。公众参与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规划界引入公众参与,并逐渐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本文将结合规划实例的公众调查,通过对

2、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问题的分析,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规划公众参与发展之路。1公众参与简介1.1含义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对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1.2发展模式6以西方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分析,公众参与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具体内容见下表:2现状2.1公众参与处于萌芽阶段由于公众参与在我国兴起较晚,因此无论从社会环境、制度、机构设置,还是运作方式、措施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公众的参与者主要以专家、学者等为主,采用走访、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是一种“被动式”的过

3、程参与。而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式”决策性参与依然没有涉及,全面有效的公众参与方法和组织机构依然缺乏。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萌芽阶段。2.2公众参与已经融入城市规划目前,我国已经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展开公众参与,具体表现为:规划编制阶段:主要由规划设计机构通过调查表或走访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是被动式的,范围受限,带有规划者的主观意愿,同时又缺乏广泛性。6规划审批阶段:规划的评审阶段,各地普遍采用的是专家咨询的方式,专家由各行业推荐,或者由规划主管部门聘请。城市总体规划需由地方人大审议,由于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市民选举产生的,从理论上讲他们对规划的审批代表公众利益,公众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和

4、政协委员对城市的发展、决策行使参与权力。�规划实施阶段:当公众利益受到侵害,产生诸如日照、绿化、交通、噪声等问题,公众会借助新闻媒体或行政诉讼等方式参与解决问题。�3问题分析3.1观念落后,意识不强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时不长,因此政府仍然保持一种由上而下的程序式机械管理模式,对公众参与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口头、文件和报告上;而公众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城市规划是政府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只有关切到自身利益才会呼吁一下,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3.2方式简单,广度、深度不够6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萌芽阶段,不管是市民还是利益集团和规划人员只有参议权而没有决策权,随着规划项目的增加

5、和级别的提高,公众参与的深度并没有随之加深。目前的公众参与主要还是以走访、调查等方式居多,是一种被动参与。而座谈会、论证会则以专家、学者咨询为主或由规划主管部门聘请,市民参与的权力和范围受自身环境、利益、性别、年龄、职业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参与的比例较小,所发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3.3制度不健全从我国城市规划的立法现状来看,较注重的是对行政行为的授权,而对规划行政权力的监督方面却较薄弱。目前“政府强制实施,公众被动配合”的城市规划法制体系一方面容易造成公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由于对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缺乏有效监督,容易滋生腐败。同时,根据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公众参与的顺利开展

6、需要有强有力的机构、干练的部门来保障,而我国在这几方面都不健全。4解决办法4.1更新观念,提高意识更新执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规划管理权下放,政务公开透明,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以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来看,公众参与过程中规划师职能产生很大转变。传统的规划师职能是依据开发商和政府的意愿进行规划编制,其行为是封闭式的,规划师是政府和开发商的“代言人”。引入公众参考后,规划师角色转变成公众、政府、开发商三方的“代言”,而且更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的利益,其整个行为也是开放式的。公众的参与意识提高是公众参与规划的关键。公众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的、有组织的参与城市规划活动

7、。64.2扩大广度、深度,丰富内容、形式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的范围,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广泛的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咨询、通报、走访等多种形式,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开展公众参与,给市民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参与其中。开拓思路,扩大领域。引导公众参与朝着社区、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使公众参与从具体事件做起,逐步扩大参与领域。4.3建立机构,健全制度4.3.1建立组织机构实行公众参与,还可参照相关协会的管理模式,建立独立于行政组织之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