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

ID:13376525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_第1页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_第2页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_第3页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_第4页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的几点思考  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管理逐渐孕育了公众参与的意识,各地陆续初步探索着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机制。例如,1996年以来上海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都市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正在逐步形成以政府管理为调控,社会组织为指导,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虽然当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但是公众参与的程序性问题如主体、方式、步骤等尚未解决。  一、我国的公众参与及其主要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

2、现代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我国公众参与现状体系主要表现在(1)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统盖上秘密的字样,一方面政府官员片面认为城市建设资金全是上级拨款和自筹的,政府官员如何建立政绩工程向上一级交代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在市民的眼里,城市规划与管理是政府的事,即使参与也是枉然的思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2)规划工作中已有一定程序的公众参与。规划编制阶段:主要由规划设计机构通过调查或走访的形式让公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是被动的参与。规划审批阶段:审批前的评审阶段,各城市普遍采用的是专家咨询的方式,专家由

3、各行业推荐,或由规划主管部门聘请  二、参与程序保障公众权利的实现  公众参与社区建设突破了以往的政府包揽各项社会事务的状态,具有广泛性、开放型、多元化的公共管理文化底蕴,涉及规划决策、实施、监督等诸多方面,使社区成为居民自治、公众参与的舞台,发挥市民自主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城市中个体生活空间的压缩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依存性,为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自然时间和空间的便利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的程度和成效,反映了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开放的水平,也是衡量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从纯技术性转变为政策性、综合性的转型标志。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4、体现着现代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行政决策中,进一步关注民主理念的运行机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未来学家都预言:共同参与民主制度将替代西方传统的代议民主制,这种共同参与的指导原则是“凡生活受到某项决策影响的人,就应该参与那些决策的制定过程”,它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参与的民主价值取向。  三、公众参与的方式  由于担心参与导致社会动荡和危机,或者一场全城参加的大讨论会招致马拉松式的灾难,目前公众参与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偶尔的新闻舆论的干预,群众来信、来访等。例如北京天文馆原计划爆破拆除,重建新馆,在市民和媒体表达强烈的惜别后,市政府顺应公众呼声,决定保留老馆,另建新

5、馆。又如湖北省武汉长江堤坝内大造成片高档住宅,南京紫金山风景区建造观景台等等,这些媒体报道的新闻敏感,由此所形成的舆论气氛,推波助澜,无不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仅仅靠偶然的报道吗?实际上,“走投无路-求助媒体-媒体曝光-获得救济”的模式是畸形的,甚至公众往往因为走投无路,对政策所受损的切身利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必然采取群体的“非制度性参与”,即突破现存制度规范的行为,在社会正常参与渠道之外发生的活动。它说明了我们的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相当不完善,况且这只是滞后的、迟到的公众参与,对规划决策的影响大多如螳臂挡车,决策失误所导

6、致的国家或集体利益的损失已无法挽回。此外,人民群众通常以个人而非团体的声音向政府规划部门表达意愿,在多大程度上能引起决策者的重视,这是不得不让学者们产生怀疑的。  四、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引导公众参与  “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成了每个规划阶段的指导思想,而目前我们的规划又着眼于物质形态的规划,我们有必要引导公众朝着环境保护、生态的角度,使公众参与从看得见、摸的着的具体时间做起,逐步增强公众参与的意识  五、深化对公众参与的认识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是环保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我们是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是一种强制手段,容易造成政府和企

7、业的对立。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管理制度的创新。公众参与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既可让公众更多了解环境状况和工作情况,又可以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近年来,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来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通过新闻媒体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循环经济等重点工作及时报道和公布,让公众了解和参与环保重点工作;在发展环保民间组织的基础上,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社区环保积极分子为骨干,逐步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环保志愿

8、者队伍,引导他们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志愿活动。  六、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近年来,我们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开展不同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