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

ID:10170844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2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_第1页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_第2页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_第3页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_第4页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社会学视野下的腐败认同与逆认同摘要:现阶段腐败认同作为推动腐败的社会群体心理基础,对于腐败文化的形成有影响。以腐败认同的根源为切入点,提出了腐败认同的逆转――逆认同,并建议在逆认同的基础上建立廉洁文化,以此遏制腐败文化的蔓延。关键词:腐败认同;逆认同;腐败文化;廉洁文化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54-02人类自从诞生之时就是群居的动物,人类社会的大量活动都是由多人的集体形式来进行的。由于集体的客观存在,从而诞生了人类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动。在群体行动中,有一些是制度化的、常规的,即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和常规,从而被认

2、为是“正常的”;但是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偏离、脱离、违背甚至试图改造社会常规和主流价值的,因此被认为是“异常的、反常的”[1]。9腐败认同是大众群体的心理和潜意识,通过群体行动得以表现。有研究界定腐败认同为集体无意识,笔者认为相反――腐败认同恰恰是大众对于腐败现象的有意识的反应,是对腐败现象在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上的支持。腐败现象原本是“异常的、反常的”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现阶段腐败现象呈现出的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趋势,致使腐败反而成为“正常的”。由于群体具有非理性、容易轻信、走极端和偏执等特点,腐败的常态化发展趋势致使群体心理产生盲从的发展路径,反过来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大众文化和心

3、理的土壤。腐败认同慢慢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并开始成为社会亚文化。一、腐败认同产生的根源分析现在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耳濡目染家长给老师送礼的现象。在中小学甚至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民众,认为送礼是常态,会对腐败视而不见,形成腐败认同的心理现象。腐败认同心理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独特的产生根源。(一)传统文化中对于权力的崇拜思想我国传统中将官员视为“父母官”,不仅体现了对权力的崇拜,也诠释了我国历史悠久的官本位思想。9西方文化中将官员视为“公仆”,“仆人”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官员的权力由百姓赋予,官员行使权力需要得到监督,体现了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

4、主旨。我国将官员视为“父母”,父母作为一家之长,权力是家族赋予的,其权威不容晚辈质疑,老百姓对于官员的行为,只能逆来顺受。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权力,只会演变为毫无监管、毫无顾忌的权力游戏,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利器。对权力的崇拜以及滥用权力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中国不崇拜知识、不崇拜英雄、只崇拜权力。“公权”成为“私权”,大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也是我国从古至今民间极力推崇“清官”的症结所在。“清官”情结的出现恰恰是现实中清官缺位的反映,是对公权私用的无奈之下的心理安慰。(二)传统的讲求实惠的功利主义思想儒家的“入世”思想,致使大众对“利”的追求趋之若鹜,大众对于任何事物取舍的判定标准在于是否

5、有用。民众对“出世”的宗教的态度,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去膜拜,“临时抱佛脚”成为普遍的现象。大众眼中只有私利的获取,为了能实现自身的利益“走捷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而对于公众利益却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造成国人只谋求眼前利益、眼光短浅。在“文革”否定一切传统文化和思想之后,我国几乎没有经历缓冲期就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之中,经济利益的追求一时间甚嚣尘上,成了最高的追求,甚至可以超越道德底线。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谁都在努力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公务人员,也包括教师医生等职业。一时间,功利主义在国人的价值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三)中国特色的“熟人社会”920世纪40年代,费孝

6、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熟人社会”概念,以此来分析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异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主轴的,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距离中心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中国步入现代社会,社会内核始终是一个以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的“面对面的社群”或“圈子社会”。在这一熟人网络中,人们由血缘关系而扩充至地缘联系,因血缘、地缘关系而熟稔,因熟稔而产生坚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古代的“朝中有人好办事”到如今的“关系网、人情网”,国人形成了一种惯性――办事不是按照规章制度,而是需要托关系、找熟人。找到熟人,办事效率和办事效果都会得

7、到大大的提升。进而发展到辗转托人情、寻找有权力人士的帮助,“行贿”的现象层出不穷。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甚至法规的严格执行,致使人情凌驾于法制之上。(四)我国现阶段整体社会风气的败坏当前国内的腐败现象出现了不少新特点:官场腐败与非官场腐败的问题同样突出;腐败呈现集团化和分散化并存的趋势;腐败的社会化、国际化[2]等等。腐败现象的蔓延不仅反映了很多政策法规的不足,也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